|
|
|
|
|
|
|
|
|
|
 
首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坚守“耕地红线” 筑实“民生根本”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坚守“耕地红线” 筑实“民生根本”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12/2 10:23:3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粮食安全是大事,咱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退出草坪种植,尽快恢复粮食生产。相信凭着勤劳,科学种粮一样可以实现持续发展。”作为曾经的草坪种植户,寿县涧沟镇的李学成如今已经把蔬菜、大豆等经济作物确定为他今后的产业方向。

据了解,寿县涧沟镇曾经共种植草坪31000多亩,约占全县种植面积的二分之一。近年来,因城市绿化和道路养护等需求旺盛,草坪价格一路走高,极大激发了当地群众种草积极性。2020年9月和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下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和《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为了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我市出台措施,要求2021年12月底前,把当前种植的草皮全部消化掉,恢复粮食种植。当地积极引导种草户进行产业调整,推广蔬菜、大豆等经济作物。

粮食安全事关民生根本。耕地是农民赖以生活和生存的基础。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保护面临的压力更显突出。如何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面对这道难题,我市积极探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保护好有限的、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耕地资源,用心守护百姓“饭碗田”。

为确保完成耕地保有量任务,严格耕地保护,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我市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补充耕地落实占补平衡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耕地保护目标考核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和粮食安全县长(区长)责任制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粮食安全县(区)长责任制考核、领导干部问责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大保护格局在我市逐步构建完善。

为坚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我市还划定了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12.74万亩,对本市范围内稳定利用耕地进行全面核实,将现状永久基本农田中的非耕地、不稳定利用耕地等实事求是调出并补足。同时,严格控制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对商合杭高铁、引江济淮等国家重点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配合省厅处室严格踏勘、论证,按照“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要求予以补划。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耕作层不破坏的前提下,对永久基本农田上农业生产活动有序规范引导。此外,我市还积极新增补充耕地,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多举措、多渠道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和跨县区指标调剂,实施耕地“提质改造”,满足建设用地报批占补平衡的需求。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我市的粮食安全筑起了坚实的保护屏障。

走进大通区孔店乡河沿村,记者发现,曾经占用旱地与内陆滩涂而建的一栋检验检疫用房已被拆除,重新复耕到位。针对不符合设施农用地管理的违规现象,当地政府强化监测监管,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在全国农村土地托管和农业全程化社会服务示范村凤台县杨村镇店集村,按照“农户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服务自选”的原则,由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从种到管、从技术服务到物资供应,即“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保姆式”服务,不仅解决了村民种地难、收入低的问题,同时也守住了耕地红线,实现了全村5000亩耕地零抛荒、零流失、零损坏。店集村党支部书记朱振标向记者介绍,村里目前严禁稻田种藕、稻田养虾养鱼等有损耕地的种植行为,引导村民保护好耕地,发展好一麦一稻主产业。村里曾经有外出返乡创业村民承包50多亩良田养殖蚂蟥,对耕地损坏很大。村里及时叫停,并将其所承包的耕地进行了修复和复垦。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保护耕地,守好沃土良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目前,我市实有耕地面积516.83万亩。坚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建设好、管理好高标准农田,就是抓住了粮食安全的根本。(记者 贾静)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