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讲述淮南成语典故征文(第四季) > 成语“衣冠禽兽”的语境演变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成语“衣冠禽兽”的语境演变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11/2 11:52:1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这句话在任何一个领域应该都适用,尤其是成语方面。现如今有许多成语都改变了其本来意思,有的甚至和原意完全相反了。比如说炙手可热,原意指名气大、气焰嚣张的人无法靠近,现在反而用来形容受欢迎的人了。看来真是时代变迁太快,人的认识都有些跟不上发展了。成语衣冠禽兽的语境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无论你在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人问衣冠禽兽的含义,亦或是从辞海等工具书中查找这个成语的含义,你都只能得到贬义的解释:比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即非常直接地解释为:衣冠禽兽,比喻品德败坏的人。谓这种人虚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禽兽。这种说法并非现代首创,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明末文人陈汝元写《金莲记·构衅》时说:“妆成道学规模,飞语伤人……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窃贼)。”清朝小说家李汝珍也在《镜花缘》里写道:“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可见这时的“衣冠禽兽”就已经沦为风度翩翩的活畜生了。

既然我们今天挑出这个成语来解释,那么衣冠禽兽原本还是褒义词咯?没错,它不仅不会让人人唾弃,反而会让人心生向往。因为,衣冠禽兽这个词原本指代明朝官员服饰上绣着的图案。我们在看明朝题材电视剧的时候,便会发现官员所着官服上会绣着一只动物。此举何意?吉利罢了。中国长期都处于农业文明的状态,农耕对国家有着很大的影响,基本上王朝末日之时,都有天灾人祸造成农耕受损,老百姓吃不饱,从而引发叛乱的原因。因此,官员衣服上绣着禽兽,也是表示一下尊敬,让禽兽给自己点面子,都把你放在身上瞻仰了,就不要搞事情破坏农耕了。

所以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溪敕;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武将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七品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因此,人们称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

原来,古代学子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当衣冠禽兽啊!没错,至少在明末之前,大家的目标就是要当个衣冠禽兽,光宗耀祖的,这听起来骂人的话可是身份的象征啊!只可惜明朝末年官场腐败之风盛行,几乎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老百姓彻底对官员丧失了信任,加上清朝的官场风气也未有多大的改善。慢慢地,衣冠禽兽也就真正变成了骂人的话语。(晓溪)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