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讲述淮南成语典故征文(第四季) > 杯弓蛇影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杯弓蛇影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10/29 9:54:4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杯弓蛇影,是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复句式成语。其典故最早见于东汉学者应劭的《风俗通义·怪神》记载:

予之祖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请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中,其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郴因事之至宣家窥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支将铃下侍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怿,由是瘳平。

这就是“杯弓蛇影”成语的来由。人们往往把这个成语理解成因为杜宣的疑神疑鬼而自相惊扰,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其实并不是这样,而是另有隐情。也就是说,那个小官吏杜宣,逼迫于压力,无奈“不敢不饮”,不是因为在杯里看见蛇而恐惧,而是因为其他更深层次原因。试想一下,一个那么微小的酒杯,怎么可能容得下一条蛇的影子呢?再说,弓贴着墙壁悬挂,根据光学原理,没有光从墙里面照射出来,怎么可能会有弓的影子投到酒杯里呢?

看来,杜宣之病,心也,非蛇也。为啥?或许主簿杜宣看见了不该看见的,比如县令应郴收受贿赂,被杜宣偶然发现。这其中的奥妙,杜宣不说,应郴不问,这层窗户纸没有捅破,但都心知肚明。因此,解铃还须系铃人,后来应郴轻松一笑,再次请杜宣喝酒,让他减轻了心理负担,这才治愈了心病。这和契诃夫笔下的那位在惊慌失措失魂落魄中死去的小公务员,何曾相似?

人在官场,不得不喝酒。不喝不要紧,喝起来真要命。难道不是吗?秦末有项羽设鸿门宴,款待刘邦喝酒,刘邦恐惧,借故上厕所,偷偷地溜走,否则必惨遭杀害;三国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吓得筷子掉在地上,幸好有雷电帮助了他渡过难关;宋代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那些出生入死的元勋功臣,总算保住了一条老命。至于在酒桌上设下美丽的陷阱,暗藏刀斧手,执杯为号取脑袋,就更不知其数。

即便在今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比如有的官员在酒桌上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设了圈套,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致死都不明白其中缘由;还有的官员喝酒误事,喝酒闹事,也有许多例子可循。无数事例证明,从古至今,成在酒桌,败在酒桌。看来,酒桌上并非都是莺歌燕舞、鲜花掌声,那些阴谋诡计、刀光剑影,也是家常便饭之事。

身在官场,有些酒该喝,而有的就不该喝。孰重孰轻,只有自己掂量。这杯酒,不该喝的,就意志坚决地不喝。不然呢,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又要惹一身麻烦事。这人世间的事,都在得失方寸之间。酒桌上可以得到想得到的,但是也能失去不愿失去的。这酒喝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能不像有条蛇在杯子里吗?这酒喝得心烦意乱、寝食难安,能不像有条蛇在肚子里游吗?(杨治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