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讲述淮南成语典故征文(第四季) > 孔夫子为何会“两面三刀”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孔夫子为何会“两面三刀”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10/25 8:47:4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成语“两面三刀”是个贬义词,说的是一个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够诚实。既然“两面三刀”是个贬义词,怎么又会与圣人孔老夫子联系到一起呢?先别急,不是我要说孔老夫子“两面三刀”,而是夫子的弟子公西华有这样的想法,他不仅这样想,而且还当面质问自己的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天孔子讲完课,回到书房,公西华跟过来服侍老师。他刚给夫子端上一杯水,子路就匆匆闯进来,大声向夫子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听完夫子的指导满意地走了。不一会儿,夫子的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吗?”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听完老师的回答,也高高兴兴走了。

子路和冉有都在夫子那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心中没有了疑惑,可这前后同一个问题,夫子不同的回答,让一直站在旁边的公西华满腹疑窦:“老师是老糊涂了?还是人品发生了变化?怎么同一个问题,老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不是典型的两面三刀吗?”

公西华犹豫半天,终于忍不住吭吭哧哧问起夫子来:“先生,他们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做人是不是、是不是不能这样子呢?”听着公西华面红耳赤的问话,夫子知道弟子心中想着什么,就笑了笑说:“我这样回答是有理由的,他们俩都是你的师兄弟,他们的性格想必你也了解,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他们问同样的问题,我给他们的答案不同,不是老师老糊涂了,也不是老师故意糊弄他们,而是根据他们的性格,有目的地给予他们指导,省得他们犯错误。”

听着夫子的回答,公西华纠结的心一下子释然了,原来夫子这样说话不仅不是两面三刀,而且还是一种大智慧——说话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好多人都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作说话的最高境界,认为只有这样说话,才是真诚待人,才是一个率直的好人。可这样做的后果却是烦恼不断:“我这样真心对朋友、对领导、对同事、对他人,可他们却往往不领情,弄得自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原因何在?就在于他们没有学会像孔老夫子那样根据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关于如何说话,孔老夫子还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这段话的意思是,应该说的话你不说,你就会失掉这个朋友;不应该说的话,你却与他说了,你就是说错了话。说话的最高境界是,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由此可见,俗话说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是一种说话的智慧,因为,你给人说鬼话,人听不懂;你给鬼说人话,鬼也听不懂。只有根据不同的对象,说不同的话才是智慧的表现,这也正是孔老夫子说话要“两面三刀”的真正原因。(赵倡文)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