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强调“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誓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并且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中国历代王朝兴衰的“铁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便把依靠人民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并坚持做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回顾百年风雨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成为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取得今天的光辉业绩,最主要的就是坚持为了人民而奋斗的正义理想,运用人民汇聚了发展的磅礴力量。
毛泽东同志曾鲜明地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他一贯坚定地认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坚信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六亿神州尽舜尧”“敢教日月换新天”……从这些诗词中都可以感受到他的这种情怀。如果把毛泽东与蒋介石对比,蒋介石最大的问题就是输在了基层和群众,输在了民力和民心。反观毛泽东,他特别善于做群众工作,在学生时代举办湘江评论杂志时就提出“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力量最强。”他把根据地植根于农村基层,依靠人民群众打游击战、搞土地运动、团结各界群众发展统一战线……以星星之火,燃出燎原之势。他总结的群众观点、群众方法、群众路线构成了正确、生动、丰富的群众观。在党的七大会议上,他阐明党的出发点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标志着为人民服务已经形成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宗旨。全国解放后,邓小平在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把中国共产党党员含义简要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个党员的最高准绳”。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进一步深刻突显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之后,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为人民服务”思想进行了与时俱进的继承与发展。胡锦涛同志则是将“为民”的思想理念升华到了执政高度,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并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主线。我们看到,这种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体现于带领98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履行了“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承诺;体现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力救治每一个生命,切实做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宣示;体现于办好民生福祉的一件件实事,带领广大人民“坚定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继承这种“血脉”,就要坚守初心使命,多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广泛收集基层意见,切实办好为民事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到履职尽责之中。(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