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举力推进项目建设 > 栽下“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栽下“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8/27 9:57:2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凤台电子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产业“生态圈”

8月19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凤台经济开发区凤凰湖片区北部的凤台电子智能制造产业园采访时,恰逢凤台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正在施工现场协调项目二期用地征迁工作,为企业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

“真抓实干,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这是凤台县一贯坚持的准则,也是打造硬件更硬、软件更软的营商环境,为凤台县高质量发展最大限度积蓄动能。”该负责人对记者说。

作为煤炭资源大县,采煤沉陷区群众搬迁安置及就业,一直是凤台县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凤台电子智能制造产业园选址在凤凰湖新区,紧靠凤凰湖工业园区及凤台县采煤沉陷安置区。该项目于2019年立项,2020年5月正式动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83亩,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通过招商引进电子信息产业链相关企业入驻,预计可解决当地近5000至8000人就业。”凤台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将会使更多的工业企业落户凤台。同时,企业在各园区集聚成群,形成群体优势,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通过产业链条的拉长、地方税收的增加、土地的增值、创造就业机会等,有效拉动凤台县经济转型和总量增长。”

在现场,整个施工工地如火如荼,31栋在建楼体已有12栋封顶,其中8栋孵化中心已基本建成,展示中心具备使用条件,部分封顶的厂房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产业园一期开工面积约22万平方米,目前已封顶8万平方米,预计今年10月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剩余的280亩用地,县里正在积极协调征地拆迁工作,预计二期21万平方米厂房建设11月份开工,明年8月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施工现场,凤台凤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文杰告诉记者。建成后的产业园功能上分为生产制造区、配套服务区及展示区,主要包含63栋孵化中心、8栋双创基地、2栋研发中心及创客空间、2栋人才公寓、1栋配电房及1栋展示中心。园区主要承接电子制造企业的产业转移,同时承接外地和本地中小企业、新型企业的孵化生产,为入园企业提供生活服务、技术、人才以及产品研发、检测认证等战略资源,以及市场讯息、产品展示等。

“凤台电子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是淮南市重点项目,总公司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都给予了我们强有力的支持。”承建方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杨龙龙在接受采访时称,目前该公司实行了区域化经营,安徽区域有20个长期稳定的劳工队伍,确保产业园项目在工期内顺利完工。在物资供应方面,采取主建材集采供应,避免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到施工进度。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的基石,也是发展的生命线。杨龙龙说:“自项目开工建设后,公司就根据项目规模、影响力,把产业园定为一类项目,成立了由项目经理负责的22人安全生产管理团队,并直接隶属总公司管辖。”

栽下“梧桐树”,招来“金凤凰”。采访中,王文杰告诉记者,该公司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珠三角产业转移、“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机遇,形成了良好的项目招商引资形式,即同时建设、同时招商、同时入驻。“目前已有苏州旺顺源光电有限公司、东莞市富饶光电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伏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签约入驻,封顶的八、九、十、十一号楼已移交给安徽旺顺源科技光电有限公司、安徽富泽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省大江新能源有限公司三家招商企业进行装修;封顶的二、三号楼与企业签订协议,六、七号楼签订了框架协议,九、十月份正式移交;剩余14万平方米没有封顶的厂房,其中十三、十四、十六、十七、二十二号楼共2万平方米正在与企业洽谈。顺利的话,今年底明年初,这些企业都能全部入驻园区。”(记者 柏 雪 王 伟)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