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舜耕时评 > 暑期旅游,时刻绷紧安全弦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暑期旅游,时刻绷紧安全弦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8/6 8:25:5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到名山大川领略秀美的自然风光,在名胜古迹感受深厚的人文底蕴,选择休闲好去处、放松身心……随着暑期旅游高峰的到来,多地景区的游客数量明显增加。一些景区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加强旅游信息提示、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创新管理办法,积极排查风险隐患,织牢旅游安全网,为游客安心畅游保驾护航。

旅途风光无限好,安全意识不可松。多年来,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引导和对旅游不安全行为的持续约束,安全旅游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与此同时,仍有少数游客不遵守景区游览规定,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开放的区域而陷入困境或危险之中。正因此,不久前安徽省黄山市发布《黄山市山岳型景区有偿救援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拟将有偿救援范围从黄山风景区扩展到黄山全市山岳型景区,引发社会关注。

近年来,在一些景区,游客因违反景区规定而遇险被困的事件时有发生。无论是追求新奇体验、前往景区禁止游玩的地带,还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遇险,根本上都是忽视安全、无视规则。任性的行为,给景区管理工作带来麻烦,而一旦游客遇险,还需要有关部门耗费人力、物力组织救援。实行有偿救援,提高违规成本,正是出于更好保障游客人身安全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强化游客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当然,有偿救援与人道救援并不矛盾。黄山发布的指导意见明确:“有偿救援应当遵循‘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先救援后追偿原则、有偿救援与公共救援相结合原则、教育与警示相结合原则。”在落实过程中,怎样避免经济成本因素对救援行为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厘清应由游客分担救援费用的范围?怎样有效实现救援费用的追偿?这些问题提醒我们,坚持生命至上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配套执行措施,并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改进,才能让有偿救援更好发挥作用。

破解救援难题,关键是要把工作做在前面。旅游景区须从预防事故发生的角度入手,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加大宣传警示力度。例如,在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牌,明确告知游客违规进入的后果;在门票上注明未开发、开放的区域,提前告知游客可能存在的危险情形;对容易发生险情的区域加强巡逻、监控;等等。落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才能把安全保障网织得更加细密。作为游客,也要多些敬畏之心、提高自救能力,时刻绷紧安全旅游这根弦。防患未然、携手努力,才能打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旅游是件愉悦身心的趣事,不过游兴再浓,都应牢记安全、行有所止。密切关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出行前合理规划旅游行程,不参加未开发线路探险或违规进入未开放区域……涵养良好习惯,坚持安全第一,方能不辜负一路上的景色,收获更多美好与舒心。(邹翔)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