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讲述淮南成语典故征文(第四季) > 古城墙那些陈年的事儿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古城墙那些陈年的事儿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7/12 16:11:4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家乡寿县是一个充满厚重历史文化的古城,千百年来,这里文化昌盛、人才辈出、钟灵毓秀。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古城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孕育并留下了大量的有着传奇色彩和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财富,特别是那些与古城墙有关的、经年不衰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富有哲理、鞭笞丑恶、弘扬正气的历史故事,更是令人咋舌、令人玩味、令人称奇。

清乾隆年间,一位新知县上任不久,巡视古城墙西段年久失修,几欲倒塌,决心重修。便通告百姓,出钱出力,协力修复城墙。然而,贴告示月余却无动静。他哪知“捐款捐粮修城墙”已叫喊了三任知县,他的前任们装满了腰包,却未修墙一寸。你想,老百姓还相信这位新大人吗?

开工即日,新知县并未因百姓不悦而泄气,一早便领衙役携器具和数十位民夫一道挖土抬石,直干到天黑收工。如此,引人们纷纷议论。有说:“县大人都修城墙了,人家为官这般辛苦,还不是为着寿州!我们明天也去干吧!”也有说:“还不是做样子骗人,一任比一任奸猾!”过了十天,新知县还在工地上干着,又过十天,他依旧和民夫们一起运土搬石,然而现在不是几十人,而是几百人了。城内城外的百姓们都自动参加修城墙劳动,一些商会栈行老板主动捐款赠物,支援修城,本来需两月的工程,四十天即竣工了。寿州百姓为纪念这位清廉的“父母官”,在城西门内立了“当面鼓、对面锣”的石刻,表彰他说话算数,廉洁奉公的美德。

如今古城南门城瓮东墙上嵌着一块石刻,上刻着一个作行刺状的石人,这就是“寿州内八景”之一的“门里人”,其中也蕴藏着一个凄美的故事。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接受相国黄歇的建议,把都城迁到寿春。黄歇为相期间,施仁政,重农商,政绩卓著,深得考烈王的信赖。但考烈王无子,王位的继承人已成问题,春申君黄歇为此日夜操心,但无果。此时,黄歇门下有个叫李园的舍人,为巴结主人,把其妹妹献给了黄歇。李氏颇有几分姿色,能说会道,得到黄歇喜爱。不久,李氏怀孕在身。李氏献给考烈王后,不久果生男孩,楚王高兴宣布立为太子,就是后来的楚幽王。李园阴谋得逞,摇身变成国舅爷,便不把春申放在眼里,公元前237年,考烈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这时黄歇的一个门客私下对他说:“李园是奸诈小人,只怕考烈王一死,他要夺王位,必先杀你灭口。”黄歇自信李园待他很好,不会对他下毒手。事隔十七天,考烈王死了,李园把家养的刺客埋伏在城南门内,等黄歇吊丧经过时,将他杀害了,连黄歇家族也惨遭李园抄斩。人们为了不忘血的教训,在春申君遭刺的地方,嵌上石刻刺客像“门里人”。

注视着基坚墙固,气势雄伟,迄今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凝望着高耸巍峨的古城楼,斑驳的栏杆和翘檐屋顶彩绘提示着它的古老。南唐的金戈铁马,后晋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以及西汉淮南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古人赞其“若匹练之横亘也,菪生铁之焰祷也”的绝句不绝于耳。那平时城内积水可排出城外,当洪水季节,又可自行关闭涵闸,防止外水倒灌额镌有“金汤巩固”、“崇墉障流”题名,是对这坚固雄伟的故都城墙的真实写照,今日更是金光闪闪,熠熠生辉。(俞泽浩)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