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为中国发展谋划长远的一次重要会议。特别是会议提出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准确预判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清晰脉络和广阔前景。三个“新发展”构成我国发展的主线,为我们今后开展政研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全面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党中央推动国家发展的方向和决心,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总书记之所以如此强调创新,源于他对世界大势有着清醒认识。他曾说,当今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滚滚向前,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在他看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近半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频繁到地方考察,在多次主持召开的重要座谈会上,几乎是时时谈创新,事事讲创新,处处谋创新,并反复强调了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在只有6000多字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全文中,“创新”在不同内容板块中被着重提及到15次,而在为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这部分中,公报提出的12项措施中就有四项都提到了“创新”,首项便与“创新”直接相关,即“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所以,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也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干好本职工作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回顾历史,几乎所有高瞻远瞩的伟大人物,都是因为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的声音,抓住了时代性问题,才在推动历史进步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与民族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倾听时代呼声,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新情况接踵而来,新问题层出不穷。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只有深入实际发现问题,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创造性地把本职工作做好。当然,发现问题并不等于是解决了问题,也不是期许所有的问题在被解决时,就是完善的、完美的。因为问题解决的完善、完美有待个人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总之,有了发现才能有所认识,提出问题才可能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李政道曾说:“要开拓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创新的第一步。”千言万言化作一句话,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