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销社系统严把“六关”保农资供应让农民满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
时下,在田间地头,平土、捡膜、施肥,一派忙碌气象;在蔬菜大棚,育苗、移栽、培土,满目勤劳身影……
春耕备耕忙,孕育新希望。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履行农资供应国家队主力军职责,立足“早”字、突出“实”字,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切实发挥农资市场供需调节“蓄水池”和价格稳控“稳压器”作用,积极统筹抓好春耕备耕工作。截至目前,已组织化肥7.6万吨、农药500吨、农膜5850吨、种子300吨,并陆续调运到180个农资连锁经营网点和400个综合服务网点,提供农资“一站式”服务,对春耕农资商品做到品全量足,质优价惠,让利于民。
心系农村,服务农民。市供销社严把“六关”,全力以赴保农资供应,千方百计让农民满意。
严把销售关。市供销社涉农企业充分发挥供销社网络优势,大力开展农资配送、连锁直供业务,适时快速地把农资商品及时配送到销售网点,第一时间将农民所需农资商品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
严把质量关。注重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全面开展“放心农资进乡村”“农资商品无假货”活动,强化行业自律意识,落实农资商品质量责任追究制度,设立举报电话,保证农资商品质量“零投诉”。
严把价格关。各涉农单位,根据当地农民的需要,组织农民代表到农资生产厂家集中购买,降低了农资成本,切实稳定农资商品价格,做到合理定价,让利销售,稳价保供。
严把计量关。所有农资商品都从正规厂家进货并建立台账,实行“少一罚十”,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严把品种关。结合我市今冬气候的特点,做好春耕备耕农资市场调研工作,开展测土配方、农技培训等工作,做到品种齐全,适销对路,满足全市春耕备耕需求。
严把服务关。着力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对批量购肥购药农民集中配送,对种植大户建档优供,送肥配肥上门,承诺“一个电话,化肥送到家”,确保让农民用上“优质肥”“优质药”“放心肥”“放心药”,切实把放心、方便、实惠送给农民。各涉农企业利用土地托管的优势将农资销售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开展“耕、种、供、收、售”等“一站式”服务。
当前正值春播备耕的重要节点,农资销售处于高峰期,各基层供销社为确保老百姓及时用上“放心农资”,强化供销社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全力服务春耕生产。
淮南孝银供销社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手机短信等方式积极与种植大户、用肥大户、村支两委进行对接,大力推广各种配方肥,及时汇总用肥计划,筹措资金,组织调运适销对路的农资商品。采取“配送中心+农资专业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的经营模式,统一订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春耕备耕期间共组织尿素2000吨、复合肥5000吨、硫酸钾600吨、硝态氮300吨、农药30吨、地膜1800吨、种子100吨,服务整个潘集地区农资供应。
科普宣传助春耕。春耕备耕期间,家家户户都下地,供销社系统及时开展科普、农技下乡活动,向群众发放如何辨别真假肥料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宣传单页,同时再利用微信、村广播等方式向农民朋友宣传农技知识,受到农民朋友的一致称赞。
粮食安全大于天,责任担当重于山。市供销社担当作为,缜密安排,全力开好春耕备耕“局”。市社成立了春耕备耕调研检查小组,制定了2021年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工作调研检查方案,有效地促进了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工作落实。供销社涉农企业广泛收集农资市场信息,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变化,及时组织货源,做到供需总量平衡、结构合理。积极配合农村农业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加强对所属涉农企业和农资网点的监管,严格把好农资商品进货和销售质量关,防止假冒伪劣商品流入,与此同时健全农资商品质量承诺制度,主动接受农民的监督,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记者 周玲 通讯员 王多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