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 党建引领,增厚村集体“家底”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党建引领,增厚村集体“家底”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2/18 8:55:1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大通区探索“党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圆满完成消灭“薄弱村”目标任务——党建引领,增厚村集体“家底”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

大通区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积极探索“党建+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融共进。2020年,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22.68万元,同比增长74.1%,其中,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全部清零,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同比增长4倍,圆满完成2020年消灭“薄弱村”的目标任务。

党建引领,理清发展新思路

大通区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区级领导小组,实行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区乡村三级党组织联合督战机制。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包保制度,区“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包保2至3个村,负责指导项目谋划建设,帮助协调解决资金、土地、人才等关键性问题。2020年,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赴村调研200余次,帮助解决问题75个。区领导小组共召开11次专题调度会和推进会,赴村召开座谈会117次,约谈薄弱村书记40人次,村均集体经济收入13.54万元,全面完成26个村消薄任务。

围绕有序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该区制定了《关于实施集体经济薄弱村“清零”行动计划的方案》《大通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施工图”“计划表”“任务书”。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区委组织部牵头组成分析研判小组,明确5万元“消薄”、10至30万元“培优”、50万元以上“扶强”目标任务,因村找问题成因、谋增收项目、定发展出路,做到因村有策、一村一策、编印成策,确保谋划实、措施实、项目实。

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新路径

发展村集体经济重在立足自身,扬己所长。各乡镇、各村注重结合实际,探索“五型并进”多元化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资金整合型——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工作通知》《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对村办企业、村集体合作社等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开通审批、办证“绿色通道”,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2020年共整合各类资金900余万元,集中实施63个项目,做到统一投入资金、实施建设、监督管理。

资产盘活型——启动集体资源承包期超长、承包价格超低的“双超”整顿工作,对山林、土地、鱼塘、门面等资产资源出租合同进行“全覆盖”摸排,对有疑问的合同交由法律顾问审核把关,及时收回被长期占用的集体资产资源15处,指导方楼村、孔店村等村重新签署合同22份,依法收回并公开发包洛河洼内2023亩荒滩、水塘,曾经“烂泥塘”变成“香饽饽”。

项目承接型——指导各村组建劳务服务公司,沿高塘湖的15个村承接高塘湖生态净水渔业服务项目,年增收近百万元,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10个。九龙岗镇夏农村等27个村承接各类小型工程建设、劳务供应、山林防火、场地绿化项目,村均增收5.5万元。

融合发展型——积极打造产业“立体化”发展模式,孔店乡河沿村引进安徽虹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入1.2亿元打造高端农业生态园,年收入超过70万元;孔店乡胡拐村与返乡发展大户合作发展蔬菜、西瓜、草莓订单农业,增收6万元;孔店乡欢灯村加大特色产业“糙米”发展,新增收益7万余元。

入股企业型——加强与在地企业合作,发挥扶持资金和闲置资金作用,马岗村等3个村各投入20万元入股唐兴液压和志远建材租赁站,村均年收入7万元。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招商引资,舜南村招商引资建设500亩大叶蛋白菊产业园,年收益达20万元。

多措并举,汇聚发展新合力

该区坚持多方集智,突出能人带动、强村推动、奖惩促动,汇聚村集体经济发展最强合力。

能人带动集体经济发展。该区积极引导能人回流参与乡村振兴,先后有19人在村内建立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困难群众就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选拔12名致富能手、发展大户等优秀青年为村党组织副书记、委员。同时,实施村级后备干部“雏雁”工程,将32名年轻优秀人才纳入全区重点关注及培养使用名单,培养储备返乡青年、发展大户、退伍军人等后备力量186名。

强村推动集体经济发展。该区注重发挥集体经济发展强村的示范作用,在孔店乡河沿村、洛河镇陈庄村、孔店乡胡拐村、欢灯村等建成市级村干部实训基地1个、区级实训基地2个、农村电商培训基地2个,2020年先后组织村支“两委”干部赴实训基地等先进村召开工作推进会4次、经验交流座谈会2次、现场教学2次,组织1200余人次的后进村党员、干部受教育、学经验、增才干。

奖惩促动集体经济发展。该区制定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考评奖惩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未完成“消薄”任务的乡镇主要负责人不得提拔重用和晋升职级,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换届中不得继续提名,对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30万元的村,村干部月生活补贴分别增加1000、600元,绩效奖励相应增长。集中整治软弱涣散村党组织7个,撤换不胜任不尽职的村支“两委”干部9名,进一步发挥了导向作用。(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江崇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