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 架起城乡教育的“金桥”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架起城乡教育的“金桥”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1/12 8:32:2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数九寒冬,一群来自凤台县城区学校的优秀教师们,冒着严寒,正前往距离凤台县城近百里的大兴镇中心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一堂堂精彩的课程从这里开启。

“我们从2019年10月份开始,就把结对帮扶的事情安排部署下去,截至目前,城区的各中小学及幼儿园均按照自由组对的方式,结成对子,并签订了结对协议书。”凤台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鲁广说。

在凤台县大兴镇中心校,优秀教师蒋娟正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如春风化雨般给这里的孩子送来一堂名为《排队问题》的数学课;市级骨干教师叶华强,声情并茂,借助精美的课件,时而以音乐渲染,时而以图片感召,发挥深厚的教学功底,为学生带来一堂大气磅礴的古诗课《枫桥夜泊》。大兴镇中心学校五(2)班的学生陈怡梦在听完课后告诉记者:“他们的课让我感觉很新鲜,课件很精美,板书很漂亮,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过去了。”

在帮扶过程中,凤台县城区学校各显身手,把送教帮教工作做实做好。凤台县第五中学在他们的帮扶方案中这样写到:每学期被帮扶学校选派骨干教师赴城区结对学校进行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学习教学经验,安排一线优秀专任教师与结对学校的农村青年教师相帮扶,在人员、经费、课程等方面统筹安排……当得知帮扶学校,留守儿童居多,而学校图书较少时,为了给乡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凤台县实验小学为尚塘镇中心学校特别赠送了100册图书。一本本精美的图书犹如一缕缕春天里和煦的阳光,温暖着孩子们的心扉。凤台县第二实验小学创新方式,先后与结对学校共同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在线课堂、智慧课堂、网络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凤台县第四幼儿园通过对帮扶园富有特色的主题环境创设,把“以幼儿为主体、以游戏为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的幼儿教育理念送进乡村幼儿园。

通过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的互动,真正架起了城乡教育的桥,充分发挥了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对进一步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学校教育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采访中,凤台县教育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通过帮扶送教活动,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让乡村孩子享受到同城区孩子一样的教育。(通讯员 孟凡静 记者 刘银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