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台县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大力推进全县各级建强阵地、壮大队伍、丰富载体、加密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信念,让红色基因融入少年儿童血脉。
加强阵地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阵地建设是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基础。
近年来,凤台县大力实施了以党建带关工委建设的“六带动”“四纳入”工作,全县17个乡镇和1个开发区、250个村(社区)、183所中小学校、48个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以及县、乡(镇)、村(社区)和县直局级以上单位党组织都设立了关工委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校、各乡镇和村(社区)把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四点半学校、校外辅导站、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文化教育场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各级关工委组织办公设施完善、办公经费确保,并落实专人把这些阵地建好、管好、用好,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有人干事
队伍建设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目标的组织保障。凤台县关工委大胆创新,把一大批有知识、懂教育、综合素质高、家国情怀深的离退休教师充实到基层关工委队伍,确保了关工工作有人干事。
凤台县顾桥镇远离城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该镇村级关工委工作存在“机构空架子、工作缺活力、成效难巩固”的问题。针对这一实际,在县关工委建议下,该镇创新聘用分布在各村的退休教师担任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有效解决困扰基层关工工作多年的“人手缺”、“入手难”问题,全镇关工工作很快打开新局面,连年受到上级表彰。
全县各级关工委、司法、教育部门等联合成立关工工作报告团和宣讲队伍98个,宣讲人员走乡村、进社区、入课堂,通过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改革开放故事,着力深化党史国史、红色基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据统计,两年来,共举行宣讲报告386场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达9万多人次。
丰富实践载体,传承红色基因
多姿多彩的教育活动,不断丰富的实践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扬帆起航的坚实地基。
近两年来,凤台县关工委以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主线,按照国家和省、市关工委有关工作部署,先后五次召开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会议,安排部署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县关工委联合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广泛开展了“放飞中国梦、奋斗强中华”、“放飞中国梦、聚力奔小康”主题教育和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各类读书征文、报告会、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研学实践等活动,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记者 李东华 通讯员 王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