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开篇就号召党的干部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10月4日,他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又指出:“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反复强调“精神状态”的问题,是因为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关乎改革发展、干部成长、事业成败。
事实证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好,就能集中全部精力、激发全部活力、展现全部能力、释放全部潜力,无论年轻年老、此时彼时,无论顺境逆境、顺利挫折,他都能永不懈怠,保持只争朝夕、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愈挫愈勇、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最终把事情干好干出彩干成事业;反之,状态不行、精神不振、心不在焉、懈怠拖沓、敷衍了事、斤斤计较,再好的平台也会消磨一空,再好的机遇也会被白白浪费,再好的光阴也会被慢慢抹杀,再好的能力也是“白搭”,这就告诉我们,“状态”不同,结果绝对大不一样。比如水,0℃以下是固态,常温是液态,100℃以上就是气态,这“三态”不是数量上的差异,而是本质上的区别。
毛泽东同志讲:“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任何时候,一个干部只要在状态、有姿态、守心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痛并快乐着”“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些状态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发生质变。一旦质变,那就是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干不好的工作、做不成的事情。
因此,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关键要做到“七有”:好学上进有志气、勤于思考有心气、满怀激情有生气、实干担当有勇气、创新创造有豪气、持之以恒有静气、让人放心有底气。(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