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大通区关工委
近年来,大通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在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日前召开的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0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上,大通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党建引领,夯实关工工作基础
多年来,大通区委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着力以党建带“关建”,重点强化组织建设保障、工作条件保障和工作机制保障,全区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互相配合的关工工作格局。
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根基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大通区关工委着力把党建带“关建”落实到基层,以制度化保证基层关工委班子配备健全合理,工作开展顺利。目前,全区所辖三镇、一乡、一街道,46个村、15个社区、28所中小学和4个较大的非公企业,均建立了关工委组织,共有“五老”人员932人,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关工委工作呈现了全面活跃的新局面。
真情关爱,大力培育时代新人
张玉奎是十八中一名退休教师,20年来不辞辛劳,做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报告100多场次,被评为“中国好人”、省“禁毒先锋”。
张玉奎的故事,是大通区“五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生动缩影。该区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不断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大力推动培育时代新人。
紧扣“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区关工委组织14个报告团,深入基层村、社区和学校,先后作报告22场,受教育达5000多人次。
聚焦农村贫困儿童健康成长、青年创业就业脱贫,区关工委用心用力用情开展五老关爱行动,注重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科技培训示范相结合,有力带动了年轻一代脱贫致富。全区57名贫困儿童全部建账在册,有“五老”人员结对帮扶;为贫困学生和大学生36人捐资5.7万元;协调富华制衣公司为贫困户提供40多个就业岗位;安排农艺专家开展早豆角、早黄瓜、草莓种植等培训班22场,775人受益。
深入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在“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中,全区关工系统主动牵头,公检法司齐抓,3年来,共组织开展法制教育报告105场,3.1万青少年受到教育,对加强青少年保护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到重要作用。
不断创新,全面提升关爱实效
区关工委不断转变思维,因地制宜、培育特色、打造典型。
架起关爱桥梁,组建慈善超市。九龙岗镇新建社区关工委各项工作勇于争先,走出一条不断创新的路子。2015年创办注册成立了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飞鱼爱心协会,并与同年创办了淮南市第一家慈善超市,2017年又开办了第二家慈善超市。几年来,慈善超市对残疾儿童、福利院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500多人进行帮扶,折合资金80多万元。在他们的示范下,洛河镇关工委于2019年初也建立了“乐善爱心协会”,并筹建了慈善超市。
建立“四点半学校”,解决职工后顾之忧。淮南市步瑞吉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家民企,有职工500多人,大多数是年轻的女职工,不少职工子女正处于中小学阶段,为解决职工子女下午放学后缺人接送看护难题,在区、镇关工委指导帮助下,该企业于2014年就创办了“四点半学校”,腾出场地办一所单门独院、环境优美的“四点半学校”,招聘了两名退休高级教师,添加了体育活动器材、购置了图书柜,达到了孩子欢心、家长安心、企业放心的效果。2019年6月该校被市关工委授予淮南市“四点半”示范校,被全国总工会命名表彰为“全国总工会爱心托管班”。(记者 李东华 通讯员 王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