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历史文化撷英征文(第四季) > 一箭幽谷大乾坤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一箭幽谷大乾坤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11/16 8:33:5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座仙人留迹,潜龙在渊的历史文化名山,八公山是需要用心去品评,用情去咀嚼的行游目的地。行游其中,放飞的是好心情,收获的是知识与趣味。

夏草荫荫的时节,一行人造访八公山。微雨之后的山色,清新,滋润,这是我喜欢的感觉。作为一个乐山的愚者,多年来一次次寻访这座历史文化名山,那泉流潺潺的沟沟壑壑,印象深刻。而掩映在绿荫深处的一箭谷,自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去处。踩着湿漉漉的小径,循着潺潺水声而去,脚下便有了别一样的兴奋。

一箭谷,清泉、幽谷、奇石、深潭,云集十数处景观,既有大自然的慷慨赐予,也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所形成。清代嘉庆年间,寿州名士萧景云游览八公山,兴之所至,信手写成《石门潭记》,情景交融,催人即刻启程,前往一游。萧景云不仅是寿州名士,也是一名造诣很深的书法家,同样文采风流的凤台知县李兆洛与之惺惺相惜,经常结伴游历,诗词文章不一足。《石门潭记》中有云:“(其左)崖石如壁,壁腰一洞,阔二尺余,高七寸,深三尺。洞内石上二小穴,相传为老子炼丹炉。”这便是一箭谷存名的端由。

太上老君坐高台,一箭洞穿石门开。这是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当年,老子得道以后,骑着青牛四处游历,见东南紫气氤氲,不由得敛息凝神,来到八公山。老子健步登上一座山头,见青峰如簇,山花烂漫,绿草如茵,流泉四溢,清风徐来,鸟鸣啾啾,当即俯仰天地,屏息而坐。人说山中一日,人间百年。老子打坐一周天,睁眼一看,已是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红叶漫山,青牛静卧,芳草灿然。老子本是道德天尊,打坐之地紫气坠地,便是遍地紫金。正欲极目远望,惟见前方一座山峰挡住视线。老子抖擞精神,张弓一射,山体豁然中开,一箭谷由此形成。

当年老子打坐的地方,就是今天的老君座。后人为了纪念老子,在此建成一座道院,或称老子庙。《水经注》云:“淮水东径八公山北,山上有老子庙”。由此可知,早在魏晋年间,八公山已经声名远播,而道家文化恰恰是八公山的底色。

关于老子一箭洞穿石门开的故事,其实另有隐情。老子张弓空射,并无箭簇,靠的是神力排山,对自然生态毫无损伤。这恰恰是他的道行所在。老子倡导清静无为,崇尚天人合一,绝不会轻易破坏大自然的平衡。在他的《道德经》里,他以射箭为比喻,阐释了自然天道的运行法则。他指出:“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老子认为,自然天道的运行,就如同开弓射箭一样,有其内在的逻辑:箭要射得精准,必须修正自己的姿式,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射箭的目标在于精准,而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则是通过不断调整,平抑有余,补益不足,实现张弛有度,阴阳平衡。

一箭谷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大自然的运行自有其规律,人为的改变并不可取;人的活动创造了美好生活,积淀而成历史文化,后人理当怀有敬畏之心;人们享受大自然的赐予,同时也有保护自然、呵护生态的使命与自觉。这或许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应有之义。(姚尚书)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