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 广袤沃野盛放新时代“青春之花”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广袤沃野盛放新时代“青春之花”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5/14 8:27:3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潘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凝聚力量树新风

志愿者,一个充满了正能量的实践型群体,他们靓丽的身影中展现的是温暖、是大爱,是这个伟大新时代强劲的“红色脉动”。

在潘集区,就有这么一个广阔的平台,它把志愿者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以群众的关注为关注,以群众的需求为需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征程中服务社会、锤炼自己,把“文明”和“奉献”的种子播撒在城乡大地。它,就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文化沃野育“新苗”

“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坐落在潘集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艺术被誉为“东方芭蕾”,祁集镇祁圩村被誉为“中国豆腐文化第一村”……潘集区历史文化厚重,有着浓厚的“文化血脉”,赋予了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很好的群众基础和阵地建设基础。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是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重要载体,是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新平台。在实际建设中,潘集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从搭平台、建队伍、开展实践活动着手,整合资源,创新方法,把服务措施做“真”、把特色亮点做“活”、把活动成效做“实”,积极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在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文明创建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潘集区共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90个,其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78个。潘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元,三级联动,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实现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党建催开“文明花”

今年4月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潘集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以“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宣传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祁集镇志愿者向群众耐心讲解新冠病毒防控知识,发放防治病媒生物“四害”宣传单、爱卫运动、健康教育等宣传资料,向群众详细讲解灭蚊、灭鼠等防治方法。祁集镇村民安庆珍说道:“之前不理解爱国卫生运动是什么活动,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的环境卫生整治、集中宣传、主题宣讲等活动,让我明白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好处和重要性。养成了良好生活习惯,很是有用咧”!

5月9日上午,潘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区委党校党支部志愿服务队,走进创建包保的转塘社区清理整治环境卫生,开展了“党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志愿服务队还向转塘社区递交了《“社区吹哨、党员报到”认领争创岗位表》,党员志愿者结合自身实际、专业特长和工作属性,分别认领了理论宣讲等争创岗位,把文明创建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这种做法得到了当地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大家纷纷表示,在周末空闲的时候,也愿意加入志愿者队伍,共同维护社区卫生环境,为潘集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后浪”奔涌立潮头

今年17岁的志愿者杨来福是市二十一中高二学生。2月25日,来福刚吃过午饭,在红十字志愿者群里看到一条消息:在幸福家园四期,有一位老奶奶在捡垃圾,家里卫生极差,需要大家相助。来福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就直奔几公里外的老人家里,帮助老人收拾整理,打扫卫生,避免老人疫情期间染上疾病。

从2月29日起,杨来福和潘集区其他红十字志愿者一起认领了区文明办点名指派的新任务,在当地恢复营业的潘集区最繁华的地下商业街出入口执行疫情防控,他手持测温计、头戴小红帽,不停地提醒路人戴好口罩。杨来福说,正是因为自己所在的社区经常会有志愿者上门开展帮扶活动,自己耳闻目染,再加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宣讲,让自己更加坚定了做一位“互助、有爱、奉献、进步”的志愿者。

截至目前,潘集区共有志愿服务队伍634支,登记在册的志愿者达2800余人,仅2020年上半年,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次,服务受益群体达2万余人。拥有广泛、优良的群众基础,是潘集区志愿服务队共有的鲜明特色。

“我们正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融合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平台,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潘集区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如是说。 (记者 贾静 通讯员 王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