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我与淮南日报”征文 > 充满爱意的交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充满爱意的交集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1/5 9:31:2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春夏秋冬的四个轮子跑得真快呀!仿佛就在前天、昨天,我才分别为《淮南日报》创刊50周年、60周年写过征文《〈淮南日报〉,我的骄傲!》《明亮的窗口 温馨的港湾》。其中前者还被收录进《淮南日报五十年作品选》一书。一眨眼,又迎来了《淮南日报》创刊70周年。

自1990年7月大学毕业二次分配到淮南工作,我就开始与《淮南日报》“打交道”,至今已近30年了。其中,1996年至2000年5年间,我在铁四局三处党委宣传部专职负责全处的新闻报道工作,《淮南日报》成了与我工作密切相关的新闻媒体。其间,我为《淮南日报》撰写、拍摄了大量的包括消息、通讯、言论、图片在内的新闻稿件,还创作了不少诗歌、散文作品,发表在“热土”等副刊上,并被淮南日报社聘任为“特约言论作者”。当我从时任总编手上接过那沉甸甸的聘书时,自豪感与责任感油然而生。正因如此,我连续多年被报社评为最佳或优秀通讯员,受到了报社的表彰。另有多首(篇)诗文在报社开展的各类征文活动中获奖。那一本本鲜红的荣誉证书,一直被我当作对逝去岁月的最好纪念而珍藏。

除上述5年外的25年,我一直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而业余时间挚爱读书写作的我,常在第一时间内,把自己满意的诗文作品投寄给《淮南日报》《淮河早报》。直至最近两年,我每年在两报副刊上发表的诗文作品均超过50首(篇),并数次荣获“淮南日报社年度文化文艺精品生产项目奖”。这不仅促进了我的业余创作——我至今已出版三本诗集、一本散文集,仅在《淮南日报》《淮河早报》上发表的各类作品就已逾千件;与此同时,也对我的教学工作大有裨益——不少学生家长都因常在报纸上看到我的诗文作品而十分信任、支持我这个语文老师的教学工作,很多学生也因尊敬、崇拜我这个所谓的诗人、作家语文老师而爱上了语文这门课,从而去努力学好语文。

直到现在,每个工作日的早上,我都会提前几分钟从家里出发,为的是上早读之前,能到学校传达室翻看一下当日的《淮南日报》《淮河早报》。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看看有无自己的诗文作品被刊登,二是看看有无值得关注的内容以免因工作繁忙而漏阅。即使当时来不及细看,我也会挤出课余时间去认真阅读。这种先睹为快的特殊感受,只有我自己深解其中味。也就难怪有些同事颇为不解:办公室订有报纸,学校收发员上班后都会按时送达,干嘛还每天早上都那么急匆匆地跑到传达室看报纸?

事实上,正是因为作为全市主流媒体的《淮南日报》《淮河早报》多年来对我的大力扶持和栽培,我的写作热情才一直如此高涨。我对《淮南日报》《淮河早报》自然也喜爱有加。更何况,我现在每天上下班,都要从报社门前经过。一种特有的亲切感也总是如影随形。这种充满爱意的交集,让我平凡的人生变得既因忙碌而充实,又因期待而快乐起来。(徐满元)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