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新四军纪念林和展馆受到的启迪
在淮南市上窑镇山岗上,有一片宽广的人工丛林。在这里登高眺望,只见丛林郁郁葱葱,连绵不绝,宛如置身林海。进入林区,鸟语花香,轻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令人心旷神怡。这便是知名的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A级景区的新四军纪念林。各地来此参观学习的人群络绎不绝,林区面积也由原来的65亩扩大到3000多亩,并带动周边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遂形成这种莽莽苍苍的人造林海。
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坡秃岭,每年伴随着暴风雨总会倾泻下大量的泥沙,造成环境污染。曾在市里担任领导职务现已离休的宋长汉、单星等新四军老战士、老同志聚在一起商量,一致意见要依靠民间力量,把这片荒山改造成林,并且把它同纪念传承为国捐躯的新四军指战员英风浩气结合起来,开始了这一辟坡造林的壮举。
为了不增加国家负担,他们不要财政一分钱,运用他们的影响,动员新四军老同志和热心这一事业的人们量力捐献。原则是“上线封顶、下线不拘”,最多不超过200元,3元、5元也能表达心愿,很快筹集到80多万元。于是他们购树苗、优栽种、重管护,后来又发展到自建苗圃,加速植树造林的步伐。在造林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在政府的资助下,于林间的各山坡建造了以碑刻为主要形式的各种纪念新四军的展版,用简洁的文字介绍新四军的卓越功勋和英雄事迹。其中有:新四军组建、重建、发展、壮大的过程、历次重要战役的战况和战果、《新四军军歌》、陈毅所作《梅岭三章》等。在山岭的最高处矗立着一块巨石,上面镌刻“新四军精神永放光芒”9个熠熠生辉的大字。这些林间的碑刻和其他展版,宛如镶在茫茫林海中的粒粒珍珠,使人们在欣赏园区绮丽风光的同时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四军纪念林的教育功能,市财政拨款在附近建立了一座规模不大却内容丰富的新四军陈列馆。陈列馆以国歌为序曲,长城为背景,新四军华中抗战为主线,铜像为特色,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讲述新四军抗日斗争的辉煌历史。在陈列馆对面的巨石上刻有3行醒目的大字: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国防教育基地;淮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0月15日,安徽省政协离退休工作处组织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在市政协及市新四军研究会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新四军纪念林和陈列馆,使参与同志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大家认为给我们的重要启迪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党的十九大主题,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传播践行这个主题,就能够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开拓出许多人间奇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时刻记住那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抛头洒血、前仆后继的民族先驱。新四军牺牲的将士正是这些先驱的光辉代表。抗战8年,新四军与日伪军作战2.4万次,毙伤日伪军29万多人。在残酷的战争中,新四军指战员也作出了重大牺牲。8年中为国捐躯的将士8万多人,其中担任团以上领导职务的就有320多位。新四军纪念林馆所以声誉日隆,前来参观学习的不绝于途,正是林馆道出了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心声和对新四军牺牲将士无比崇敬的心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仅要深刻理解,入心入脑,更重要的是付诸行动,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宋长汉、单星等4位新四军老战士、老同志倡导推动建设新四军纪念林,难能可贵之处正是这种不尚空谈,见诸行动的精神。把一个荒山秃岭改造成一片林海,谈何容易!正是他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克服了无数困难,才把纪念林从无到有建设起来。这几位离休老同志原可以在家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但他们认为,只有离休的干部,没有无所事事的共产党员。他们牢记入党誓词中“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的誓言,自找苦吃,并且乐此不疲,这种精神是何等可贵?他们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楷模,是老干部继续为民服务,永不懈怠的典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还需注重加强青少年的教育。民族复兴是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奋斗才能实现的伟大事业,因此必须着眼于青少年教育,使他们懂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意义,效法新四军指战员为此而赴汤蹈火,奋不顾身的精神。新四军纪念林的重大深远意义就在于它能有助于实现上述目标,使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初心能够薪火相传,使民族复兴的伟业代有传人,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化作后人的自觉行动。
祝新四军纪念林越办越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陈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