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舜耕时评 > 铸牢使命意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铸牢使命意识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7/12 9:25:2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有人说,成就一番了不起的事业,尤须葆有使命意识。铸牢使命意识,切实履行使命,这样的精神,在百姓眼中就“了不起”。

老兵张富清立过“特等功”,获得过“战斗英雄”“人民功臣”称号;但他深藏功与名,让荣誉尘封了一辈子,就更加难能可贵。张富清之所以令人深受感动、由衷钦佩,正是因为在他身上,人们感受到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弥足珍贵、众所向往,堪称“了不起”。

纵观历史长河,那些经得住岁月冲刷而不改底色的,那些经历了时间淘洗而仍熠熠生辉的,总与精神有关。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再到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沈浩的“为了小岗村发展,哪怕牺牲自己生命”、黄大年的“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他们用生命标定了永不磨灭的精神坐标,绘就了震撼人心的精神图景,为铸牢使命意识、切实履行使命写下生动注脚。

长存使命意识,意志坚如磐石。李大钊曾说:“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到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大浪逐新的改革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孕育和形成了独特的红色精神谱系。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塞罕坝精神……这些精神,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在薪火相传中绵延赓续,激扬着澎湃的力量,展现共产党人的使命。今天,我们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初心更加坚定,让使命意识更加牢固。

精神在,力量就在,希望就在。树立牢固的使命意识,就会成就了不起的事业。现实中,一些人沉湎于物质生活的享受,忽视了精神家园的守望,少了那么一股“气呀、劲呀”。

久而久之,与使命意识背道而驰,与了不起的事业渐行渐远。一颗钉子,看似没什么了不起,但雷锋充分发扬善于挤、善于钻的“钉子精神”,在并不起眼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凡事业;一粒种子,看似没什么了不起,但钟扬充分发扬质朴、坚韧、奉献的“种子精神”,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成就了大写人生。“欲运落落雪鹤之精神,必先养皑皑冰雪之心志。”不忘初心、守护初心,努力追寻“能使自己值得贡献的某个东西”,坚持铢积寸累、日积月累,一个人就能定义属于自己的“了不起”。

去年年初,贵州遵义“90后”扶贫干部徐梅在赶往习水县督导扶贫工作的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遇难,她的微信头像旁边,永远留下一句签名:“努力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应增强使命意识,燃旺心中的一团火,深挖事业的一眼泉,在激情奋斗中成就梦想。(魏寅)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