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众春天的使者中,最解春风情性的还要属桃花,她不早不晚,缤纷在阳春三月之时,她不骄不贵,绽放在柔风细雨之中。当你看到那挨挨挤挤的花骨朵占满枝头,无需担心她根基的无力,也无需焦虑连绵的阴雨,一朝晴日当空,那些花骨朵好似在一瞬间全绽开了,成片的花簇会晃晕你的眼睛,粉红世界,暗香浮动。
桃花盛开的季节又到了,早些时候就收到家住桃林边同学的电子信函,诚邀我去一赏美景。赏美景,是一定要拍照的,拍过很多与景点相和谐的靓照,但是我发现,身处桃花林中拍摄的相片,张张都突出不了人物,笑颜与华服被一片绚烂的红包围着,成了花的陪衬。想想也是,人有娇好的容颜才被喻为“面若桃花”,所以在真正的桃花旁边,“人面”自然就逊色多了。
我爱桃花比爱它的果实更甚。虽然鲜嫩多汁,可是从绿豆大一般的小青果到成熟以后绯红了脸颊的桃,那种青涩一直蔓延在等待的过程中,远不及桃花短时间就能全部怒放,精彩地痛快。
读中学的时候,校园的东南角就有一片桃林,春天来了,我们下课的间隙就三三两两地往那跑,花开的时候,上学去的就格外得早,那里成了我们聚会的场所。坐在桃树下,豆蔻年华的我们一边幻想着桃子成熟时的美味,一边诉说着一些大人们不愿听、小娃娃又听不懂的事,身边微风轻拂,耳旁蜜蜂嗡嗡,那感觉,真叫一个舒服。如今,依然记得陶公笔下的“桃花源”,还有黄蓉家的“桃花岛”,也常想着能拥有一方桃园,守着几亩良田,春有花香,秋有蜜果,那么,一年之中大部分的光阴岂不都是香甜的。
读过很多描写桃花的诗句,最喜爱白居易的《大理寺桃花》。在芳菲已尽的四月天,诗人舍不得春归,到处寻觅春天的影子,失望之余,却在深山的大理寺中看见了较外界迟开的桃花,欣喜若狂。“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令读者跟随诗人的心情一起由失望到惊喜。
美景易逝须趁早,满树红粉春雨带,想到那粉红的花海,心已经轻舞飘扬,所以决定,就在近日,丢下一切和桃花约会去。(刘 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