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故乡的路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故乡的路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2/29 1:00:3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故乡的路,带我回家……”每次听到美国乡村歌曲《故乡的路》那轻快的旋律,我的心便跳荡在回乡的路上……

我的老家在淮南市寿县板桥镇黄安村,离小镇也就七八公里。然而,真正行走的路程却感觉无比漫长。几十年中,这曲曲直直的路上,留下了许多曲曲直直的故事。

记忆中,最早的乡村之路是一条几米宽的土路。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父亲在镇上工作,每年春节,父亲总是包下值班的任务。每到这时,十多岁的我就会长途跋涉,花大半天时间徒步赶到父亲那里。父亲便凭借多年工作的关系,走后门托人买几斤肉、几包糖、几卷粉丝什么的,然后把七七八八的东西捆扎成一个包裹。我将包裹背在稚嫩的肩头,迎着凌厉的北风,沿着坑坑洼洼的路走回家。记得有一年,临近年关,阴雨不断,我一直等到年三十,天仍未放晴,父亲便找了件简陋的又闷又重的帆布雨衣给我穿上。我一步一滑地走在泥泞不堪的路上,外面是雨水,里面是汗水,一路上不知跌了多少跤。终于在村上人开始贴对联的时候回到了家,看着我这副泥头鬼脸的样子,母亲一边流着泪一边埋怨父亲。

那时故乡的路,是那样狭窄、泥泞,走在上面那样异常的缓慢、艰难。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合肥上大学,每年的寒暑假,总要回家乡。这时,家乡已经分田到户,路上也铺了一层石子和煤渣,隔壁大伯还买了台手扶拖拉机。临近放假,我会提前写封信回家,母亲便在我回家的那天让大伯到镇上的小站去接我。大伯开着拖拉机,载着我行驶在坎坷不平的石子路上,拖拉机犹如一叶在波涛起伏的大海上航行的小舟,上下颠簸。我紧紧抓住拖拉机的挡板,坐在铺了厚厚的稻草把的车沿上。即便这样,一路行程后,屁股往往颠得生痛。尽管如此,一想到就要回家了,我心里还是乐滋滋的,那“突突突”的震耳的拖拉机声,当时听来,不啻于美妙的音乐。

那时故乡的路,虽然免不了坎坷、颠簸,但毕竟变宽了,走在上面的速度也快了。

时光匆匆,白驹过隙。当年小小少年的我,如今已届花甲之年。然而定居海南的我,对故乡的思念愈浓,逢年过节,依旧常踏回乡之路,只是如今再也没有当年的泥泞之罪与颠簸之苦了。故乡的路早已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和水泥路,豪华漂亮的公交车直通村里。当年我长途跋涉三四个小时的路程,如今只要一二十分钟就能到达。乡村公路就像一条条飘逸的彩练,四通八达,连接着千家万户,把家乡带上经济腾飞的“快车道”。今年暑假回家省亲,在乡下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夏晚。夜幕降临,路灯初放,我沿着宽阔而平坦的乡村公路散步,遇见去村图书室“充电”的侄子,他告诉我,如今很多村民把土地都流转给了几家经营大户,按时分红利“拿工资”,村里建起了图书室、棋牌室、乒乓球室,还在村头拓出了一块地建了个广场。顺着他的手势望去,广场有篮球场大,一面鲜红的国旗在灯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人们正伴随着欢快强劲的节奏跳着广场舞,小媳妇、大婶子们居多,一招一式还真像那么一回事,还有几个白头发的老爷爷老太太跟在后面扭着屁股。田野里青蛙“呱、呱、呱”地唱起了歌,此起彼伏的蛙鸣,和着音乐,和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部明丽轻快的交响乐,把乡村的夜晚演绎得声情并茂。

如今故乡的路,既宽阔,又平坦,走在这样的路上,心情是何等的舒畅!

“故乡的路,带我回家……”手机突然响起,是母亲打电话约我春节回家欢聚。我爽快地答应了母亲,春节我一定带着妻儿,沿着那条融进了我生命的故乡的路,回家。(李本华)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