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污水莫流“外人田”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污水莫流“外人田”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9/25 8:52:4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有这样一句俗话,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比喻所有的好处都不能让给外人。而如今在一些乡村中,对污水排放虽经多次治理,仍然有的居户、养殖场、加工厂等将污水随意排放,对本地的环境造成污染危害,同时,这些污水顺流而下,也对下游乡村的种植、养殖、生活等造成了污染危害。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大声呼吁:污水莫流“外人田”。

农村生活所产生的污水排放与城市比较大有差异,其主要特征为水量小、排放随意、排放分散、水质复杂。目前,农村地区的居民日常生活较为单一,人均用水量远低于城市居民,污水的人均排放量也随之降低;同时,农村地区房屋缺乏总体布局,基本属于自建房,生活污水排放方式各不相同,有的生活污水排入明沟或暗渠,有的就近排入溪流、河道及湖泊,还有的农户将粪便等收集作为肥料,其余的用水直接泼洒,使其自然蒸发或渗入土壤;还有,乡村的人口分布密度小,居民的建筑布局随意,导致了农村的生活污水排放比较分散;另外,农村地区除了生活污水外,还有人畜粪便所产生的污水、冲洗各种农药瓶及肥料袋所产生的污水、垃圾堆放及柴草堆放受雨水冲洗所产生的污水等,这些混集到一起的污水的成分极为复杂,由此所带来的危害更是多方面的。

我们看到,近年虽然有些地方加大了对乡村污水的治理力度,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建设了排污管网,但却由于管网联通不到位、配套措施不到位、管理技术不到位、设施维护不到位等诸多不利因素相互交织,致使投资所建起的排污管网闲置,一些乡村的污水该怎么排泄还怎么排泄,该怎么流淌还怎么流淌,一些上游村庄的污水不但在本村任其流溢污染环境,仍然继续无所节制地流入了下游村庄的“外人田”,对下游村庄的种植业、养殖业及饮用水源等带来污染。

乡村治污并非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而是与周边广大地区荣损与俱的长远之策,所以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今年7月份,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既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七大标志性战役之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要破除乡村污水排放的困局,避免污水流入“外人田”的问题,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把解决污水排放问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硬指标、硬任务。有关部门要对此总体规划,整体推进,多管齐下,不再让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各自为战”,尤其是针对农村集中居住点加强建设,变“留白”为“补白”。缺资金筹资金,缺项目上项目,缺管网补管网,缺技术引技术,打好农村污水处理的组合拳。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促进环保企业专业化运营、常态化管理,使乡村的污水能在管道中流淌,在指定的场所得到处理,不再污染本地的环境,也不再流入“外人田”,使我们的乡村更加美丽起来。(村 农)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