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新时代展现新蓝图 新思路创造新辉煌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新时代展现新蓝图 新思路创造新辉煌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30 9:32:3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谢家集区激情满怀迈进2018

难忘2017。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3亿元,财政收入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3.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196元、13828元。

2017年,围绕“三区”建设,在煤炭去产能、全区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形势下,谢家集区积极进取、克难攻坚,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宜业宜居城区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仍需加快;财政增收压力较大,民生等刚性支出逐年增加,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任务艰巨,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谢家集区也清醒地认识到了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展望2018,进入新时代的谢家集区直面困难和问题,科学构筑了新的发展蓝图: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突出结构调整,扩大有效投入,加快推进宜业宜居城区建设,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初步确定,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财政收入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和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围绕新思路,谢家集区将着力创造新辉煌。

在发展实体经济上着力,谢家集区将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着力提高招商实效,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发达、产业密集地区为重点招商区域,突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着力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广、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项目,计划签约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农业项目2个、服务业项目4个。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继续推进项目建设攻坚,全年计划安排2000万元以上新建、续建项目44个,完成投资30.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个,完成投资18.5亿元。全力搭建发展平台,加快推进高端金属制造产业园建设,规划建设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化园区。全力保障宏泰钢铁完善各项手续,尽快达产,年产值达到30亿元,谋划启动二期50万吨特钢项目建设。

在调整优化结构上着力,谢家集区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大力提升新型工业规模,推进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两化”融合,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依托宏泰钢铁等重点企业,抓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促进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建材等产业做大规模、创响品牌。大力提升第三产业档次,重点发展商贸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产业。支持淮矿物流、鑫森物流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农副产品物流园、铁路物流基地建设,推动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

在加快城乡建设上着力,谢家集区将进一步提升城乡宜居品质。坚定不移推进城市建设,围绕引江济淮、楚都大道、102省道改扩建等省市重大项目实施,统筹推进征地拆迁,保障工程顺利建设。启动实施平山路、谢三路、桂山路西延接二通道、健康路北延接谢三路4条城区道路畅通工程,打通城区道路循环体系。坚定不移改善农村环境,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机制,完成1个市级中心村建设,做好后续管护工作。

在发展社会事业上着力,谢家集区将进一步深化和谐谢区建设。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大扶贫格局,动员全区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全年脱贫293户545人、1个贫困村出列。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年保障性住房新开工200套。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六项机制”,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全面排查和整治各类安全隐患,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着力,谢家集区将进一步加快美丽谢家集建设。多措并举抓环境整治,继续整治淮西湖周边环境,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强散状物料堆场整治,保障淮西湖综合治理项目顺利推进。积极争取市级专项资金支持,实施应台孜区域覆土复绿三期工程,将沉陷洼地打造成生态宝地。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抓好垃圾清理、污水处理、河渠治理、乡村绿化、集镇和村容村貌改造等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三区划定”,加强对淮河、瓦埠湖等水体的保护。积极推行“林长制”,开展植树造林,积极争创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

(记者 苏 强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