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法制新闻 > 大学新生迎来“开学第一课” 民警巧授反电信诈骗“绝招”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大学新生迎来“开学第一课” 民警巧授反电信诈骗“绝招”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9/12 7:50:0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为提高学生甄别和防范校园贷诈骗等电信网络诈骗意识,9月8日上午,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携手山南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的民警,来到安徽理工大学,给刚刚入学的5000多名新生带来了“满满的干货”——防范电信诈骗小技能,让新生的“开学第一课”收获颇多。

在活动中,市反诈中心民警在学校新生报到中心路段搭起帐篷、竖起展板,摆摊设点进行宣传,并接受现场咨询。适逢许多新生刚踏入校园第一天,过往学生纷纷驻足,活动现场发送了宣传单6000余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据淮南警方通报,今年1月至8月,电信诈骗案件时有发生,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受骗案件不断增加,我市共发生高校学生受骗案年65起,其中,网络兼职诈骗21起,网络刷单诈骗35起。“不断出现的高校学生被诈骗事件,凸显出学生群体安全意识薄弱、防范能力低下、自我保护能力欠缺。”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负责人介绍说:“现在电信诈骗手段越来越高,让大学生防不胜防,给大学生补上这一课非常必要,今后防电信诈骗进课堂也应成为常态并进行推广。防电话诈骗教育不仅要进入大学校园,而且应该进入中小学,作为筑牢安全防线的必修课,使学生们从小就接受防诈骗的教育,不断提高防诈骗的能力。”

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根据接警的真实案例,总结了高校大学生最易遭遇的7类电信诈骗,同时给出防范办法。

犯罪分子经常会通过网络、微信等平台发布招募兼职的信息,吸引高校学生和自己联系,然后以缴纳定金、制作服装等名目,要求学生先付大笔费用,以此骗钱。警方提醒:无论对方提供的兼职报酬多么丰厚,一旦要求先付费的,要果断放弃;

犯罪分子会冒充购物网站客服,以退换货物为借口,骗高校学生到事先准备好的“高仿钓鱼网站”上进行操作,输入银行卡和密码,从而将学生钱财迅速转走。警方提醒:不要用电话、短信中提供的链接进行查询,而要到正规的网站上查询相关信息,或拨打购物平台客服电话咨询;

犯罪分子还会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学生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配合调查。警方提醒:公检法办案会通知当事人到执法场所,出示证件等,凡是不见面、不履行相关手续而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律拒绝;

犯罪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向学生发放助学金为由,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卡号和密码,或要求学生进行转账操作。警方提醒:接到此类电话、短信要求转账操作的,一律拒绝;

犯罪分子会以学生包裹内被查出毒品等为由,称其涉嫌毒品等犯罪,要求学生将钱转到“安全账户”以便调查,从而实施诈骗。警方提醒:接到此类电话后,请不要汇款、转账,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犯罪分子虚构学生亲戚朋友遭遇车祸、突发疾病需要紧急手术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救助。警方提醒:接到此类电话、短信,请不要着急,立即通过电话向亲友核实,或通过公安机关等可靠途径咨询;

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盗取QQ后对好友列表联系人发送借钱要求、刷单兼职等信息,引导受害人转账。警方提醒:一定要打电话或当面向同学和家人核实信息真实情况,不要盲目通过网络转账汇款。

图:市反诈中心民警给高校新生发放宣传材料,现场传授反电诈技巧

(记者 李舒韵 通讯员 井曜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