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法制新闻 > 10分钟挽回电诈损失8.64万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10分钟挽回电诈损失8.64万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9/7 9:35:5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警方传授五招“独门绝技”

9月6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下文称“市反诈中心”)获悉,日前,警方仅用10分钟时间,便成功为群众紧急止付被骗资金8.64万元。

9月1日下午6时许,市反诈中心接到110指挥中心三方通话指令,报警人李某向市反诈中心反映:当天下午6时左右,有人以帮其订购保健床的名义,骗走8.64万元。市反诈中心接警处置组民警当即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警情,迅速向李某问明涉案账号、打款时间等重要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录入公安部止付平台,成功止付住涉案账户,被骗资金8.64万元全部被止付,整个过程用时不到10分钟。目前,该案件主办单位田家庵公安分局已成功将各级涉案账户冻结,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市反诈中心将继续跟进,为该案的侦办提供相关资源支持,确保快捷、依法返还冻结资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权益。

市反诈中心民警表示,电信诈骗案件不外乎分为“天上掉馅饼”和“天上降灾祸”两类,主要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的心理行骗,只要把握“五招”,即可轻松防骗:首先要“懂常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在侦查办案中都不会通过电话进行案情询问,更不会询问群众家中存款情况,不可能提供所谓安全账户以及要求群众转账等。同时要学会辨别虚假信息,任何陌生人通过电话、短信要求您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为您提供安全账户保护您的存款的,请一概不要相信,防止受骗;其二要“不轻信”,无论遇到“天上掉馅饼”还是“天上降灾祸”首先第一反应是不轻信。不轻信一条短信、一个来电显示、一个声音、一个画面;不轻信低投入高回报和无来由的灾祸;其三要“必核实”,不要抱有侥幸、怕麻烦心理,无论接到所谓职能部门、所谓亲友的电话或短信等,都要核实对方身份和提及事件。进行核实时,不要通过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进行核实,应拨打有关部门的办公电话,必要时到其办公地点进行核实,在没有确实弄清对方是谁的情况下,更不能盲目答应对方的要求;其四要“说出来”,不要有自以为是的念头,不要听信对方威胁以及不告知亲友的说法。遇事要说出来,要多与亲戚、朋友诉说、商量,或者直接与相关部门说明情况,核实信息;最后要“口风紧”,有些犯罪嫌疑人能通过网络或其他非法途径获取受害人本人或亲友的电话、姓名等信息,用以强化其骗术的可信度。因此市民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保密意识,把好口风,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关系人的身份信息、通讯工具、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市反诈中心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当发现遭受电信诈骗后,不要惊慌,保存好汇款或转账时的汇款凭证或电子凭证截图并立即拨打110报警,说清被骗经过,准确提供转出现金的账户和骗子的账户,转账的准确金额及准确时间,配合警方做好止付挽损工作。

(记者 李舒韵 通讯员 井曜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