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报业动态 > 齐力书写光辉岁月里的脱贫攻坚故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齐力书写光辉岁月里的脱贫攻坚故事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7/10 7:06:2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扛起新闻媒体责任 彰显新闻人的力量
齐力书写光辉岁月里的脱贫攻坚故事

在农村,很多人都怀揣着致富奔小康的念头,并为这一目标而努力。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或者飞来横祸,让原本充满希望的家庭落入贫困,陷入绝境。但很多人没有自甘贫穷,依然靠着双手劳作,期望有朝一日能脱贫致富。面对这样的人群,我们伸出手,献一份爱心,拉他们一把,让他们看到光明,同时也点燃了他们的希望火种。

一年走访 摸排贫困户做到心中有数

淮南日报社对口扶贫村——姚祠村位于寿县隐贤镇东北部,近邻梁家湖水域,有43个村民组,总人口6951人,耕地面积7267亩,未实施脱贫工作前,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人均纯收入较低,属寿县72个重点贫困村之一。

一年多来,淮南日报社班子成员多次带队来到姚祠村开展扶贫走访调研工作,认真听取镇、村负责同志及选派干部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的介绍,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进行了对接。包保干部均已深入帮扶贫困户走访慰问,询问帮扶对象的家庭生产、生活情况,了解致贫原因,征求他们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扎实开展联系帮扶。淮南日报社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先后帮扶数十户贫困户脱贫,并联系落实相关企业、项目扎根姚祠村,为更多的贫困户送去了岗位和就业希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淮河早报党支部始终没有忘记姚祠村急需要帮扶的农民兄弟,党支部成员经常聚在一起集思广益,大家为如何脱贫出谋划策。一次采访中,一位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了解到淮南市永昊环卫有限公司想通过献爱心活动回馈社会,经过沟通协商,该公司与淮河早报党支部一拍即合,将献爱心活动安排在隐贤镇姚祠村,为那里的贫困户送去关爱。

一片爱心 13户贫困户感受到夏日温情

7月7日,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每一位参与献爱心的慰问团成员都热情高涨。驱车一百余公里后,赶到姚祠村,村支两委干部和受捐贫困户早早地等在村部,期盼着与慰问团成员早点相见。

一次次握手饱含温情,一张张笑脸写满激动。在淮南市永昊环卫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永海、永昊环卫公司副经理兼安徽金满园物业公司经理常本灯的带领下,两家公司为13户贫困户捐助了13台电风扇、26桶油、13袋米,共计6000余元。简短的捐助仪式,没有华丽的场地,有的只是最真切的关怀;没有客套的虚情,有的只是最感动的问候。当四目相对,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时,感动溢于言表。

倪永海介绍,淮南市永昊环卫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专业从事道路清扫保洁、保洁服务、城市管理劝导服务、河道水面保洁、公厕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园林绿化管理与养护等。该公司拥有职工2270人,拥有各种大型机械作业车辆68部,具备机械化清扫保洁道路及高压路面冲洗的清扫作业服务能力。而安徽金满园物业公司是一家从事物业管理服务的企业,目前在全省各地拥有物业管理项目数十个。淮南市永昊环卫有限公司、安徽金满园物业公司近年来发展很快,公司领导不忘回报社会,多次开展赞助、慰问活动。

一种激励 脱贫致富的梦想更踏实了

梁昌保是姚祠村一名贫困户,4亩薄田便是一家人全部收入。2002年,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妻子突患脑萎缩,丧失了行动能力,仅看病这一项就花费数万元,后经过治疗,妻子的病没有好转,如今一下地走路便会摔跤,时不时还伴有癫痫症状,药一直不能停。当看到爱心企业为自己捐助的慰问品后,梁昌保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感谢政府,感谢报社,感谢企业,我也没文化,只能说句感谢。”

被安上了贫困户的“帽子”后,陈四江心里一直不服气,但面对20多年几乎瘫痪在床的妻子,自己渐渐也就认命了。“老婆除了吃饭自理,其他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人,整天做轮椅,我还要照顾她,还要照顾地,赚的钱只够维持日常开销。”如今,大女儿在外打工,小女儿还在身边上初一,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当他拿到捐助的慰问品时,除了感谢,便没有更多的词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针对这些贫困户和低保户,村里通过新农合的健康扶贫政策,每年由村里统一为他们代缴150元的费用,并通过光伏发电项目和益丰生态园项目,每年给予贫困户3000元和2000元的补助,家中有上学的孩子还能享受每年500元的贫困生补助。通过一系列的扶贫政策,鼓励贫困户自强自立,重新树立起战胜贫困的信心,淮河早报党支部也将在扶贫的道路上,伴着贫困户一路前行。

(记者   李钧  李舒韵 张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