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父铁链锁身式教育未改变少年陋习,民警要求改变管束教育方式
14岁,本应在校园内认真读书。然而,淮南市大通区一名14岁少年竟成了盗窃“老手”。日前,大通派出所采取有力措施抓获这名少年,破获现行系列盗窃案件5起。然而,让民警唏嘘的是,少年的父亲为阻止其盗窃,竟然采取了用铁链拴锁的教育方式。
少年作案,竟是警方“老熟人”
4月7日凌晨,大通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一小孩正在撬别一家店面卷闸门。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发现卷闸门有撬别痕迹,但未被撬开。民警立即对现场周边进行搜索,未发现可疑人员,但在墙边发现一辆山地自行车。该车无锁,停于案发现场附近,因现场周边并无人员停留,十分可疑。
民警们将山地车骑至所内暂时保管,与店主马某取得联系的同时,对案发时段的大通转盘街四个方向的视频监控进行了调取。经对视频录像耐心梳理,发现半小时前一名少年骑山地车出现在监控里。经仔细辨认,少年所骑山地车与现场发现的车辆极其相似,年龄与群众报警所称也较相符,于是基本认定该少年有作案嫌疑,但其身份仍不确定。
次日,民警们经仔细辨认,确定该少年系小姚,今年14岁,家住大通矿南。小姚年纪虽小,但已是一名“老手”,2016年因盗窃多起曾被大通派出所抓获,经批评教育后责令其父带回严加管束,不料小姚再次实施盗窃行为,民警张健带人立即赶赴小姚家开展抓捕。
铁链禁锢,野性不羁锁不住
小姚父亲姚某20年前从霍邱县来淮务工居住在大通,目前仍以打工为生。沿泥泞小路,民警进入小姚所住院内,经搜索未发现小姚。对其父姚某询问,其称小姚已离家多日未归。
当民警严厉斥责姚某管束不力时,其竟叫苦不迭,称小姚自小有些呆滞,未曾上学,稍大即顽劣不羁,四处游荡,养成了偷摸行为。去年小姚犯案被带回后仍时常离家游荡,无奈之下,姚某将其找回后用铁链锁于家中,但其总能撬开铁链。小姚已离家多日未归,民警在他家走廊上也看到一条一米多长锁在柱子上的铁链。
混乱肮脏的居住环境、长长的铁链令民警心生感慨,随即对姚某的行为提出了批评,要求其改变错误的管教方法,为孩子提供一个整洁的生活环境,切实负起监护人的责任,同时责令其全力配合公安机关尽快找到小姚。民警随后对小姚多次寻找均未果。
“人小胆大”,连续作案车藏身
4月11日下午5时许,民警获悉小姚又骑一辆山地自行车在大通居仁村出现,民警张健迅速带领辅警陈旭、谢正武等人赶赴现场,沿路搜索追击,终于将其抓获,当场缴获其盗窃的山地自行车一部,并立即带其指认了现场。
经审讯,小姚不仅如实供述了4月7日凌晨撬别转盘街店面卷闸门欲入室盗窃的犯罪事实,还供述了3月24日、26日连续在大通居仁村二区盗窃两辆山地自行车的犯罪事实。经进一步审讯,小姚又供述了3月11日晚撬别一辆轿车盗窃车内现金1500元的犯罪事实,更甚者其供述竟于3月21日晚撬别卷闸门进入大通垃圾场附近一磅房,盗窃了铁皮柜内现金一万余元的犯罪事实。
民警又对小姚离家后的藏身地和赃款去向进行了讯问。小姚称,在外这些天晚上他就住在居仁村路边一辆废弃的汽车里,盗窃来的现金大部分已与小伙伴一起吃喝玩乐挥霍,一部分竟给了其母刘某。民警带小姚对其栖身的轿车进行了搜查发现,车内仅有一条破被子,散发着阵阵恶臭,未有其他发现。
当晚,民警将小姚母亲刘某传唤至派出所进行了询问,并对部分赃款进行了扣押,同时对刘某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因年龄原因,小姚只能被其父母带回管束。办案民警对姚某夫妇进行批评的同时,再三强调了倘若教育不当小姚发展下去将可能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姚某夫妇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再三向民警承诺将注意教育引导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务必不让小姚滑向犯罪的深渊。
(记者 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