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报业动态 > 一次难忘的采访经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一次难忘的采访经历
【字体: 】 发布时间:2016/11/9 10:46:0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节”不属于公众假期,这似乎是在鞭策每一名记者,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

采访、写稿、编辑早已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的常态。而在这常态中,有无数难忘的回忆留存在我的心中,就像一道道深深的烙印,见证着我的成长,见证着我的进步。其中最难忘的一次,便是2015年9月22日,我随同市治超办来到206国道淮南与蚌埠交界处,采访联合治超执法行动。

那天晚上下着大雨,刚到现场,我就看到许多执法人员的帽子和衣服都被雨水淋湿了,大约十几分钟,执法人员成功截获4辆超限超载的货车。到了晚上11时32分时,在上窑石料厂附近的一个岔路口上,执法人员拦查一辆货车,可是,驾驶员死活不开车门,在驾驶室不停地打手机,几分钟后,有三辆小轿车和一辆小货车开了过来,从汽车上下来十多名男子,他们有的拿着棍棒,有的拎着半截砖头或石块,慢慢地围了过来,眼看着场面要失控,幸亏远处传来一阵阵的警笛声,这伙人吓得赶紧驾车逃跑。

原来,有一名执法人员看见驾驶员在驾驶室不停地打电话,凭着多年的执法经验,知道对方在喊人,想仗着自己是本地人,以人多势众来干扰执法。这名执法人员见状,也迅速通知特警赶来增援。

治超执法行动一直到凌晨1时20分才结束,当我结束采访回家时,这才知道执法人员头天的晚饭还没有顾上吃呢。

通过这次的采访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些战斗在一线的执法人员,他们的工作如此的辛苦,具有很大的风险,可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如果没有深入到一线采访,我也永远体会不到,他们那一份艰苦和危险。

(冉韬)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