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此刻,“你”就是雷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此刻,“你”就是雷锋
【字体: 】 发布时间:2016/3/4 10:06:0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们身边的“雷锋”从不曾离开,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持、更多的肯定
此刻,“你”就是雷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同志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他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他用行动为我们诠释了这样一个真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一个人的快乐是在帮助他人时获得的。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雷锋”么?现在我们又是如何“学雷锋”的呢?3月3日,在第53个“学雷锋日”即将到来之际,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带着心中的疑问,进行了走访调查。

       走访——“雷锋”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3日上午8时许,在122路公共汽车上。车厢里挤满了上班的市民,一对老夫妇拄着拐杖颤巍巍地上了车,“大爷,你坐!”一名戴着眼镜的小伙子马上站了起来,而旁边一名学生模样的女孩子也立刻站了起来,并将两位老人搀扶到了座位上。“谢谢!谢谢!”二位老人脸上带着幸福的笑,连声地感谢着。满车的乘客纷纷向让座的年轻人投去赞许的目光,司机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现在像这样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了,这说明咱们淮南人素质越来越高了。”

       陈女士:平圩电厂普通女工,多年热心捐资助困

      陈女士是平圩电厂的一名普通女工,从1989年她参加工作以来,20多年的时间里,她每逢过年过节都主动前往红十字会、慈善协会捐资助困,她的收入并不高,可她依然从每月的工资中取出一半甚至是全部用来帮助别人,而且捐赠时她都是不留姓名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正是陈女士的真实写照。

        孙先生:潘三矿普通工人,资助孤女长达半年

       孙先生是个天生的热心肠,虽然他加入志愿者行列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几年,可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加入志愿者时的誓言,“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虽然平日里工作十分辛苦,可每逢休息,孙先生都会带着妻子、孩子全家总动员前往王家玉孤儿院当义工,而且一干就是好几天;每当从电视和报纸上了解到有人需要帮助时,他都会发动亲戚朋友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他还资助潘集区一个孤女长达半年之久,直到其被人领养。老孙的事迹让许多人为之感动,在采访中,他的义工朋友老周就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我眼里,老孙的精神令人敬佩,他就是现代版的‘雷锋’!”……

      传承——志愿者化身新时代“雷锋”

      “生命弥足珍贵,不能随意浪费我们有限的时间,而是要努力实现个人的价值。别的志愿者做到了,我也要努力做到。”一位志愿者在接受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采访时感言,尽管自己因为参加志愿者活动,放弃了很多自己的时间,但他依然认为这是值得的。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来,他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每天都在感动着别人和被人感动,他希望有一天,能通过他们的努力,让“学雷锋”、做志愿者,能够升华成一种自觉,而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有一颗“雷锋”式的心。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团市委获悉,我市志愿服务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加入到这一充满爱心的行列中来。我市于1994年成立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了2825个青年志愿者服务队,462个青年志愿者服务站,13个青年志愿者协会,全市青年志愿者固定人数已达5.8万人,形成了四级组织网络体系,有未成年人保护志愿者、艾滋病防治宣传志愿者、大型赛会志愿者、消防志愿者等多种类型的志愿者组织。服务内容,也向着具体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从助学、助医、助老到助贫;从为经济建设服务,到参加灾区救灾抢险;从“学雷锋十佳”到“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和“十大志愿者先进集体”……

       我市的志愿者们用行动传承着雷锋精神,他们就是新时代的“雷锋”。

       尴尬——“学雷锋”有时也不易

      市民张先生就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两次学“雷锋”遭遇。第一次是今年2月份的事,他到火车站送客人返回时,发现一名老人提着大包,张先生走上前去,想帮忙提一下包,结果老人用异样的眼神看了他一眼后拒绝了。张先生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说:“估计老人拒绝我的原因,是担心我另有所图。”第二次是在3月2日,路过自己家旁的单元楼时,看到一辆挺漂亮的山地自行车倒在地上了,就想上前去扶一把,结果被别人看到,差点被当成贼,后来还是邻居出面解释才解了围。“当时真是挺尴尬的,没想到做好事也会被误解。”张先生无奈地笑了笑。

       不过小张表示,自己不会因此就放弃学雷锋做好事的,因为现代社会需要雷锋,需要雷锋精神。只要每个人都能像对待自己的家人或亲属那样关心、照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就会真正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但同时,他也希望市民应对学雷锋者的行为给予支持给予肯定,让“学雷锋”成为一种社会环境。

(记者 孙鸿)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