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下水制成“土空调”,不断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
传统的生产模式中,双孢菇栽培基料是稻草,用秋季收割的稻草培育的双孢菇,大量上市则要到来年春节前。而在位于淮南市大通区洛河镇的市东祥双孢菇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中,今年种植的双孢菇早就上市了,原来,合作社把双孢菇栽培基料由稻草改为了麦秸,由于麦秸收割比稻草要早4个来月,利用麦秸种植的双孢菇可以提前3个月上市,不仅可以卖上好价钱,还找到了一个解决麦秸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突发奇想用麦秸种植双孢菇
种植户王小韦介绍,他种菇已经5年了,往年用稻草培育的双孢菇大量集中上市,“便宜时只有2元多1斤,因为菇都上来了,市场上多,收购商价格就压得低。”不仅如此,由于种菇的农户都在这个时候抢时间,稻草也在这时价格较高,达到3毛钱每斤。而培养双孢菇的时间已是低温了,为了达到出菇的温度20度,还要用锅炉给菇棚加温,每个大棚大概还要用掉8千块钱的煤炭,“没有多大钱赚。”
大通区是传统的双孢菇种植地区,淮南市东祥双孢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进行双孢菇种植时,一直希望突破技术瓶颈,达到更好的效益。合作社分析,双孢菇种植之所以在冬季进行,主要的是双孢菇适宜的出菇温度在20度,菌丝培养温度则要27度,而冬季可以利用锅炉加热进行控温达到双孢菇的生长条件,这样,只有在每年秋季稻草收下后,才进行双孢菇培育作业。
市东祥双孢菇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怀祥突发奇想,可不可以利用夏季收获的麦秸种植双孢菇呢?首先,麦秸价格便宜,收割时才5分钱1斤;其次,午季忙,人手紧,麦秸综合利用困难些,不像稻草还可以在冬季作为牲口饲料。如果能利用麦秸栽培双孢菇,不仅能解决麦秸综合利用难题,反季节生产还能卖个好价钱,由此增加种植效益。
然而,显见的困难就摆在面前:双孢菇的生产温度在夏季麦秸收割后是不具备的,天太热,要降到25度再到20度,利用电力制冷是不可行的。“降温都能降下来温度,像空调呀、大型压缩机都可以,但是那个费用非常高,200立方空间左右的情况下,24小时要达到4百块钱左右。”
夏秋种植首要解决降温问题
有没有更低廉的解决办法呢?从5年前,一直从事双孢菇种植的吴怀祥就开始进行探索,他想,培养菌丝时,要有27度的温度,利用井水制冷怎么样呢,不仅可以降温,还能提供双孢菇生产所需的湿度。“把地下水取上来,地下水的温度是16、17度的样子,然后进行雾化,用一种喷头雾化以后,使水变成很细小的雨点和空气,用抽风机通过风带抽到棚子里,这样就把低温和湿度全部送到棚子里了,这样就能产生很好的低温效果,种蘑菇还比较理想,比较实用。”
今年夏季,吴怀祥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这是我们自己制作的升降温室,种蘑菇在降温过程中需要的东西,它能起到降温和提供湿度的效果,并且效果非常好,我们今年用麦秸生产双孢菇的试验主要就是靠它起到的作用。”吴怀祥说,“今年是第一年投入使用,我们这个呢成本比较低,200立方空间左右的情况下,24小时只需要三四十块钱。”
吴怀祥介绍,“我们利用这个设备好在什么地方呢?首先,麦秸收下来后不需要储备了,直接堆肥。堆肥的发酵料进棚以后,当时需要的温度在25度左右,那个时候麦秸收下来时正是盛夏,室外的温度在35度,高的时候达到40度左右,但是双孢菇菌种需要25度左右的温度,我们怎么解决呢?就用这个设备,把温度降到25度到27度,在这个菌种正常生长的阶段,温度满足了双孢菇菌种生长的温度,这样我们把麦秸比较安全地用上了。双孢菇菌种播到麦秸上后,还需要1个月左右菌丝才能走满整个的营养料,那个时候我们就来覆土,覆土的温度也需要25度左右,那个时候在8月中旬、9月底的样子,那个时候我们覆土以后棚子的温度就降到20度,仍然能够正常地在土里走菌丝,待蘑菇出的时候到10月份了,我们就调到20度,20度的时候蘑菇就正常地出了,但是我们出菇的时候,室外温度高的时候还达到33度左右,但是我们这个棚里的温度仍然在20度左右,所以我们自己设计的这个降温设施还是比较理想的,很实用。”
双孢菇种植新模式提高效益
利用这种方式种植双孢菇有着诸多的优势,吴怀祥分析到,小麦收获时,麦秸量大集中,价格比较低,还有,待双孢菇出菇时,由于提前上市,价格就比较好。吴怀祥说,“我们自己研制的这个设备比锅炉冬季加温成本要低。往年种植1000平方的棚子,一个锅炉用炭在300块钱一晚上,加一个烧锅炉的人工60元,就是360块钱的成本。我们这个降温室2100瓦,我们用电接近7毛钱一度,像现在这个降温设备24小时只需要30到40块钱,这就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往年用稻草我们收到家合到3毛钱一斤,现在用麦秸只合到5分钱一斤左右。但是往年我们用稻草种的蘑菇上市只合到3块5到4块,像这个时候的蘑菇上市价格接近5块多到6块钱一斤,成本下降了,蘑菇的价格也高了。蘑菇提前上市了,并且成本下降了,所以我们的效益就成倍在增加了。”
吴怀祥介绍,“现在土空调研制成功后把成本降低了,夏季生产的双孢菇从成本上算,1000平方米面积的棚子要得2万块钱左右,而夏季生产的双孢菇价格要高于冬季,一个棚子要多卖1万多块钱至2万块钱的样子。”
市农委种植业科科长房中华评价到,秸秆禁烧一直是难题。淮南市小麦秸秆可收集量是200到300公斤每亩,这种食用菌种植的方式1平方要消耗40到50公斤小麦秸秆,1个棚子要消耗掉200亩左右的小麦秸秆量,这种食用菌栽培基料化改变的方式,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
吴怀祥设想,“下一年我们准备把合作社基地全部改造成种植夏季双孢菇,要是全部用麦秸种双孢菇,能用掉240万斤麦秸,大约在6000亩地麦秸。麦秸不用烧了,还能带来收益,是多方共赢的好事。”
图一:大棚中培养床上生长出双孢菇。
图二:喷淋头喷洒井水进行温度调节。
图三:市东祥双孢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双孢菇大棚生产基地。
(记者 张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