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金”,的确,他似乎是默默无闻的,但却真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十几年来,他默默地捐助了至少6名贫困学生款物近10万元,而那些孩子们甚至不知道他的全名。一封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大二西藏学生顿珠卓玛的信让人们认识了他——淮南交警朱长来。
顿珠卓玛的来信
还是在九月底,淮南市公安局收到了一封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信,寄信者是一位20岁的西藏学生顿珠卓玛。信中写道她出生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拉嘎娘村,家中共有7口人,父母年龄均超过了55岁且都患有疾病,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因为家庭贫困,家中又缺乏务农劳动力,初一时顿珠卓玛曾一度产生退学的念头。但在初中二年级时,幸运女神眷顾了她。“……一位淮南的叔叔愿意给我提供资助,并且不久后我收到了那位叔叔的一封信,这给了我很大的幸福感……叔叔直至今天还在为我提供资助。”从初二到大二,六年过去了,当顿珠卓玛提笔给淮南市公安局写信时,却不知道叔叔的全名,“我内心对他感到非常崇拜和感激,他是我的亲人……”顿珠卓玛朴实的笔触让人非常感动。
是哪一位同志呢?经过了解,朱长来终于出现在人们视野。12月8日,记者在淮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见到了朱长来,这个质朴的47岁的中年汉子。他说,2009年的时候他通过网络了解到顿珠卓玛的情况后开始资助她,他不想给孩子带来负担,因此并不告诉顿珠卓玛自己的全名,只是在来往的信件中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早日成才。六年来,每逢开学,他总是及时把学费和生活费汇款过去,从没有丝毫犹豫。顿珠卓玛给市公安局写信让朱长来有些措手不及,他原本只是希望把这件事一直默默做下去。
爱心绵延十余载
朱长来从小家境也比较贫困,初中、高中都曾辍学过,他也曾得到过亲戚朋友的帮助。也许是品尝过生活的艰辛吧,朱长来对贫困学生一直都很关注。2002年,朱长来在《淮南日报》等媒体上看到了“春蕾计划“的宣传,他第一次资助了一位本地的贫困女生。从那以后,他一直陆续通过媒体寻找资助对象,尽力而为。目前除了顿珠卓玛外,他还资助了两个来自宁夏的学生。
实际上,对于周围的人,朱长来也从不“放”过。2013年的夏天,朱长来和几个朋友在田家庵区的一个小饭店吃饭,饭店里一个打工少年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少年身穿破烂的背心,大概十几岁的样子,非常瘦。朱长来一番询问才知道,这个少年是宿州人,刚考上重点高中,由于家境十分贫困,不得已随亲戚来淮南打工挣学费。在饭店帮忙的日子,他只能睡饭店的桌子上。朱长来非常不忍,第二天他就给少年送去了折叠床和被子,并把儿子的衣服拿来几套。暑假结束少年返家,朱长来给少年1500元钱,从此开始了资助他的日子。目前,少年读高二,成绩优秀。
记者了解到,朱长来的孩子也在读大学,但是朱长来总是先给其他孩子汇款,自己的孩子总是最后一个。朱长来说,自己的孩子离得近,怎么都好办,不能耽搁别的孩子的生活。多年下来,从2002年的“春蕾计划”的收据到现在,朱长来的汇款单已经有厚厚的一沓,而朱长来自己还使用着一个小小的价值百元左右的旧手机。
润物无声更显爱
没有智能手机,不会QQ、微信,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工作。用机动大队大队长丁军的话说,朱长来副大队长在工作上可谓“没说的”,不光任劳任怨,而且从来都很主动。加上朱长来性格好,因此他在交警支队的人际关系非常好。12月8日下午5时左右,朱长来来到了陈家岗十字路口执勤,一名女司机因为边打电话边开车被拦了下来,朱长来敬了个礼后对女司机进行了批评教育,整个过程几分钟时间,文明到位的执法让女司机诚服。这只是朱长来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在多年上路执勤的过程中,由于救助及时,他直接挽救了两个生命。而其它“小事件”就不知有多少了。就在12月2日晚,他和同事还把一名潘集在田家庵迷路的老人送回了家。
机动大队每天站高峰的地点在华联商厦,而这给朱长来无偿献血提供了“方便”,当收到血站的短信提示供血紧张时,只要身体允许,他站完高峰,就到附近的献血屋去献血了,记者从几个无偿献血证上看到,他目前已经献了1000多毫升血了。
虽然做了许多好事,但朱长来并不认为有什么,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做了一点小事。”朱长来还有一个愿望,希望大家都多关注贫困学生,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朱长来说,当你看到你帮助的孩子能自食其力、有所作为的时候,你会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
图:朱长来资助贫困学生的汇款单和无偿献血证
(记者 陆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