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塞这一现象随着交通越来越拥堵,也越来越频繁地发生。每位车友在开车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被别的车辆加塞,或者由于某种原因加塞到别人的车前,不管什么原因被加塞的人都非常生气。本报推出《关注文明驾驶·“加塞”现象》系列报道后,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同时他们也发出了一些疑问:造成加塞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面对加塞应该注意什么?为此,记者采访了淮南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听专业人士分析原因。
交警分析,加塞原因有6个
淮南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淮南,凡是车流量大的地方、经常发生堵车的地方,最容易频繁出现加塞现象,目前加塞最多的地方是老市政府、淮河大道立交桥、人民路、洞大路等处岗亭附近的路口。造成这些路段经常发生加塞的原因有6个。首先是淮南市的道路资源匮乏,路网没有达到一定的密度,无法大量分流车辆,造成车辆拥挤在几条主干道上。例如洞山中路上的车辆要过铁路,从泉山到洞山长达5公里的路,只有泉山、四局六公司、淮河大道立交桥三处可以穿过铁路,高峰期必然会造成堵车。其次是车辆左转需求大,但现在无法将更多的车道划为左转。例如国庆路,直行车流量大,不可能划2个左转车道,1个左转车道又满足不了需求,所以经常出现左转车辆排着长长的队,于是就会出现加塞现象。第三,有些司机素质差,进入导向车道后不按规定行驶。第四,部分路段,司机没有办法排队,只能加塞。例如国庆路四海路口到人民路口,经常是左转车道的车从人民路路口排队排到了区政府门口,这一段路南面出来的车辆要想向北,无法排队只能加塞。第五,公交车站的设置,也是造成加塞的原因之一。例如以前洞山中路左转上立交桥的2个左转车道都在最里道(最左边2个车道),而矿业集团门前的公交车站驶出的公交车要想上立交桥,只能加塞。现在,交警部门将其中的一个左转车道移到了最右边,解决了公交车加塞的问题。但在淮南,无法转移的左转车道还有很多,公交加塞的问题暂时还无法彻底解决。
淮南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造成加塞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道路狭窄造成交通标志线的变化造成的。市内很多车道都是双向4车道,在直线段单向2车道的,而到路口经常变为3车道:左转通道、直行通道、直行右转通道,往往你在直行线按章行驶,到了路口才发现你的车正压着路口的分道线,这时候才想起变道势必引起加塞。
加塞招人恨,“路怒”不可取
前不久,一段行车记录仪录制的视频在网上疯传,成都闹市区一辆银色轿车在马路上强行加塞,黑色轿车车主疑似斗气没有退让,反而直接从侧后方“骑上”了银色轿车的引擎盖。
淮南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加塞虽然可气,但引发“路怒”不可取。驾驶员在面临复杂交通状况时,出现爆粗口、乱变线、强行超车、闯信号灯甚至打架斗殴等表现,都属于“路怒症”。交警告诉记者,淮南市每10名驾驶员中就有5到6人出现不同程度路怒情绪。很多驾驶员平时性格很好,只要双手握住方向盘,就会“性格大变”,仿佛变了一个人。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以听歌曲、吃口香糖、打开车窗透透气,达到缓解紧张的目的。
淮南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大家都讨厌加塞,但有些加塞也是没有办法的,有的是道路的原因造成的,有些是外地车辆不熟悉淮南道路,面对这些加塞行为希望淮南驾驶员能够谅解。
一位读者致电本报,说了这么一件事情。他说,去年他和妻子开车去南京,走在市区道路上没有及时变道,前面就是实线很想变道转弯,但后面的车很多,于是他就停车同时打转向灯,慢慢往里靠(加塞),试了几次都没有靠进去,大家都不让道,这时有一辆当地车在他的后面停下招手让他加塞进去,当时非常高兴,顺利地加了进去。后来在回家的路上和夫人讨论这个问题时,他很是感谢这位先生,这位先生发现他们是外地的车一定是对道路不清楚才有上述行为而不是强行所为,从而主动让道。这位读者说:“通过这次经历我对加塞有了新的理解,从那时起只要我开车在路上,有外地的车在我前面需变道借道的我一定会主动让道,本市的只要不是恶意的一般也会主动让道的,不知车友们是否有同感。”
“外地车加塞,一般不是为了赶时间,多数是因为走错路,只想变个道。这种情况,说不定你也会遇到,将心比心,你肯定也希望别人让一下道吧。俗话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人家也不是故意要加塞,能让就让。”这位读者说。
淮南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路怒”现象是指带着愤怒情绪驾驶机动车,俗称“开斗气车”,国外称为“攻击性驾驶”。由于他人的不文明,不安全的驾驶行为,另一个驾驶人以同样的不文明、不安全的驾驶行为反击,这类驾驶者被称为“路怒者”。“开车时候相互谦让最重要,面对加塞,如果斗气,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发生冲突,从而可能担负刑责。”交警提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