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垃圾分类,让我们携手共倡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垃圾分类,让我们携手共倡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9/15 6:35:3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今年8月18日,淮河早报热线版块上以《垃圾箱虽有分类口,市民仍很少选择按口投放——拯救放错的资源,你做到了吗?》为题,对淮南市目前垃圾分类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查。在这篇文章中,记者着重从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平日处理垃圾的习惯,相关管理部门目前对垃圾分类所持的态度,以及垃圾分类所存在的问题、现状,再者就是推行垃圾分类的益处及其重要性等方面,作出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文章刊发后,一些热心读者纷纷致电早报热线,并道出自己的读后感,这些热心读者普遍认为,本报热线关注垃圾分类的话题值得点赞,更值得我们大家一起携手倡导,希望早报热线对此予以持续关注。

      对于读者的反响,以及所反馈的意见,记者除了大有欣慰之感外,同时也认识到在这篇报道中,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说到位,尤其是关于垃圾分类的好处,以及垃圾分类的意义分析的不够深刻,不够透彻;特别是对市民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垃圾分类,缺乏一定的引导性。鉴于此,记者不妨将没有说完的有关垃圾分类的话题说出来,以期望引起读者更多关注。

      其实,关于推行垃圾分类的益处及其重要性真的很多,记者在此仅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废为宝三方面略作阐述。先说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比如日常的生活垃圾一旦实行了分类投放,无形之中就会减少占地,因为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垃圾数量就会减少达50%以上。二说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比如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如果将这些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就可以回收利用,减少不必要的危害。再说变废为宝,有资料显示,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至7亿个,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4%到7%,1吨废塑料就可以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如果回收1500吨废纸,就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人们平常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中有30%到40%可以回收利用。请大家试想一下,如此小本大利的资源,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呢。

      众所周知,有关垃圾分类的善举,早在2000年6月,北京、广州、厦门等8座大中城市便被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更叫人欣喜的是,垃圾分类一经提出,便迅速得到大多数城市的响应,国人对此也都拍手叫好。据淮南市环卫部门介绍,近期,他们在全市43条城市主干道两侧布设了1000只垃圾箱,每只垃圾箱左边都清晰标有“可回收物:塑料、玻璃、金属、废纸等”;右边标有“其它垃圾:果皮、剩饭、绿叶等”;中间则标有“有害物”,但在现实中,这些垃圾分类箱却屡屡遭遇尴尬,人们在处理日常垃圾的过程中,对垃圾箱上标有“分类投放”的温馨提示大都视而不见,并且随心所欲投放垃圾。

      垃圾分类试点至今已有14个年头,14年的今天,试点还在“试点”,垃圾依然很难分类投放。有人这样评价垃圾分类的进程:在我们的一些城市,试点14年的垃圾分类几乎还在“原地打转”,可以这样说,垃圾分类的进展比“蜗牛还慢”。

      试点多年的垃圾分类为何屡遭“卡壳”?一些人对垃圾“分不清”的症结究竟何在?问题又出在哪里?对于这些令人质疑的问题,记者虽不好妄加断言,但这样客观的原因还是可以点出:那就是垃圾分类不能只拿百姓说事儿,尽管有人将垃圾分类实行难的原因归为“居民有关垃圾分类的观念淡薄”、“居民认识垃圾分类的素养尚未形成”,但我们的各级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是否还存在某些“交叉点”?“真空地带”?比如前端分类、中端运输、末端处理……总之,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说是环环相扣,一环脱节全盘“沦陷”。

      垃圾分类,大势所趋,它不仅是现代城市发展、美好乡村建设的需要,更是人类文明、幸福生活的需要。垃圾分类,它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参与,它更期盼你我一起携手,共同倡导,共同践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