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目标,凝心聚力建设秀美小城市;创新举措,攻坚克难打造生态旅游区。
在淮南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期间,记者专访了市人大代表、中共毛集实验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主任张海虹。
谈及今年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张海虹精神振奋,感触颇深。《政府工作报告》有4处提到毛集,涉及毛集的发展重点、发展要求和发展项目,可谓“用语不多、字字千金”。过去的一年,毛集实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四个增长、一个持平”,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总量与去年持平。这正在证实,毛集正由普通小城镇向功能完善的小城市转变,由灾害频发区向生态旅游区转变。
张海虹告诉记者,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基本思路是:以建设“皖北水乡、淮上江南”为目标,加快生态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步伐,做到“七个着力”,即加快土地流转,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强化招商引资,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整合资源要素,着力提升生态效益;加快城镇建设,着力提升城乡统筹;发挥品牌优势,着力提升景区品质;推进园区扩容,着力提升民营经济;发挥实验优势,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奋斗目标是:实现“五个增速、一个控制”,即2014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75亿元,增速10%;固定资产投资36.4亿元,增速30%以上;完成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增速7.5%以上;招商引资实际形成固定资产投资26.25亿元,增速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增速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
形势催人奋进,发展时不我待。关键在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张海虹最后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毛集实验区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大力弘扬“雷厉风行、言行一致、严谨创新、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细化分解,狠抓落实,为全面建成“秀美小城市、生态旅游区”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