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力保“天下粮仓”安全无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力保“天下粮仓”安全无虞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1/22 8:38:1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  我市粮食行业科学储粮纪实

      1月17日一大早,大通粮食局窑河渔场粮站的管理员刘钦好早早地来到粮库,进行电子测温后,就把储粮通风器材轴流风机打开,给三座粮仓通风除湿。他告诉记者,这是每天必做的事项,现在三座库的6万吨小麦今天的粮温是12摄氏度,符合国家科学储粮平均15摄氏度的要求。他指着墙上悬挂着的《粮食保管一年早知道》对记者说:“元月地冻天气寒,极端低温会出现。抓住有利干冷天,冷冻粮食搞会战。安全粮食搞深翻,潮热粮食货场摊。冷冻杀虫又抑霉,低温储粮保安全。”

       大通粮食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在安全储粮上实施“3611”行动,“3”即落实“防鼠、防雀、防虫”设施;“6”即落实“防火、防盗、防虫、防发热、防结露、防霉变”措施;“1”即开展“粮食收购一站式”服务;“1”即开展标准化站库建设。目前,粮食仓储管理达历史最好水平,扎实推进了新农村科学储粮示范工程,孔店乡200户农民实现了科学储粮。

      粮食安全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

      我市粮食行业认真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粮食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促农增收、产业提升、强化监管、深化改革为重点,以开展“粮食产业化60亿跨越工程提升年”等主题活动为抓手,加快推进淮南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去年以来,我市着力加强宏观调控,切实加强各级储备粮油管理,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大力推进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粮油应急加工与供应网络;粮食应急加工企业达15个,粮食应急供应网点达67个,粮油应急供应点遍布各乡镇及社区。

      市粮食局积极推进粮安工程,大力开展“粮食流通信息化建设年”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国有粮食企业共引进资金2257万元,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1000万元招商引资目标。国有粮食企业全年筹措资金1200余万元,扎实开展“仓储规范化管理三年提升行动”,维修改造仓库,添置仓储设施,改善仓储条件。认真做好东北地区铁路散粮车入关准备工作。扩大原粮“四散”比例,粮食散运率大幅度提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和企业法人代表第一责任,实现安全生产、安全储粮无事故。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全市粮食系统大局稳定。严格实行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年审238户,新办证25户。认真组织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切实加强政策性粮食收购和销售出库、地方储备粮监管。该局明确在5年内实现“一增三减半”。“一增”即新建高大平房仓13.8万吨,修复改造旧仓10万吨,粮食仓容量达到40万吨;“三减半”即市区独立核算的国有粮食企业减少到5家,一线收购网点减少到12个,职工人数减少到200人左右,打造淮南国有粮食企业升级版。

       1月17日上午,记者在罗山国家粮食储备库采访时,合肥弘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给该储备库的32个仓库安装粮情监控设施,对粮食的温度、湿度实施24小时在线监控。罗山国家粮食储备库是淮南市最大的收储企业,主要承担中央和其他政策性粮食的安全保管工作,该库严格按照《中央储备粮管理办法》及技术规范要求,分别制定了粮情检测、粮食出入库流程、安全操作规程、保管员、防化员包仓责任制及“四无粮仓”考核办法等各项仓储规范化管理制度,使仓储工作有章可循,做到工作有标准,考核有依据,帐卡簿记录规范。目前该库的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仓容达100%,将绿色储粮技术成功运用到该库保粮工作之中,开创了淮南市粮食系统储粮新技术在实际工作运用的先河。

      市粮食局负责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谈到2014年的安全储粮,该局将在加强宏观调控保障粮食安全上下功夫;在执行收购政策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在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实力上下功夫;在创新经营方式建设粮食银行上下功夫;在打造数字粮食强化行业管理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和谐粮食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储粮无事故和大局稳定。依法加大违规案件查处和行政处罚力度,维护粮食市场正常秩序。

(记者 刘银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