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
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通常从城市建设风格的总体设计、旗舰类文化项目、旧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三个方面展开。在我市未来的建筑风格的设计中可适当增加楚淮文化元素。建设一座有淮南特色的豆腐文化博物馆;建设环焦岗湖自行车骑行赛道;建设少儿艺术学院,打造一座大型的少儿艺术实训基地,定期举办省、市级以上赛事的同时,培养一批优秀的少儿舞蹈编排人员。在满足我市少儿艺术教育的同时,可吸引周边城市少儿来我市接受培训。
(二)加大媒体宣传,激励全市人民支持参与
我市的特色文化资源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很少为老百姓津津乐道或者感到骄傲,这一定程度上与媒体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建议增加纸质宣传册的数量和质量,让市民们能够在闲暇时间阅读;编写民谣,在市民间广泛流传等。
(三)在政府官网上开设民间艺术专栏
或者建设淮南特色文化网站,让老百姓充分了解和欣赏淮南子文化研究、推剧艺术、花鼓灯艺术、淮南精品文学艺术等艺术魅力和价值。根据我市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规划,组织开发反映地方产业、地方文化特色的数字文献资源库,或设立专题馆藏项目,突出建设重点、形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