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时一天可起获甲鱼1000多斤
金秋蟹黄,甲鱼消费也渐入佳境。秋燥中,清凉滋补的甲鱼成为人们餐桌佳肴,随着需求的旺盛,甲鱼供应量也加大起来。
甲鱼滋味好,但因其性情凶猛,起获甲鱼可不是件简单的事。甲鱼水陆两栖生活,活动范围广泛,用渔网一般很难捕捞,那么,甲鱼到底该如何逮上来呢?
淮南市潘集区高皇镇桥东村农民陈国同,他自制的“老鳖枪”成了起获甲鱼的利器,多的时候一天可捕获甲鱼上千斤,人们称他的“老鳖枪”为神器。
陈国同今年40多岁,长期的户外劳作,他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黑黢黢的,由于精准的手法,他已成为当地闻名的捕老鳖的高手,远近的养殖场只要起获甲鱼,必然要请他过去帮忙。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到他,记者便有心想看看陈国同的“神器”。金秋时节,在陈国同为潘集夹沟的淮南鼎鳌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起获甲鱼时,记者一路辗转到那里找到了他,见识了陈国同捕甲鱼的过程。
在夹沟镇东王村,鼎鳌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这里有着300亩的甲鱼养殖水域,岸边,陈国同扛着“老鳖枪”等待时机。由于是养殖水域,不时有甲鱼浮上水面呼吸。看到合适的时机后,陈国同便扬起手中的“老鳖枪”甩了出去,带着大铅坠的“老鳖枪”落到甲鱼身后不到一米处,这时,陈国同便迅速收线,铅坠之上的绳子上栓有多处滚钩,陈国同在迅速往回收线的过程中,滚钩便可挂住甲鱼,或裙边、或脖子爪子。见勾到猎物,陈国同便立马摇轮收线,把甲鱼拽到水边,然后猛地一提,挣脱不了的甲鱼便上了岸,这时,旁边就有人把甲鱼从“老鳖枪”钩上取下来,放到编织袋里。
记者观察到,这个自制的“老鳖枪”类似于钓鱼的“海竿”,在扬杆甩出铅坠后,盘绕的线轮立即放线,甩多远?到什么位置?全靠手上功夫。二三十米远的距离,陈国同可把“老鳖枪”甩到甲鱼身后不到1米的位置,这是他的看家本领,非一日之功。
就这样,陈国同不断地把甲鱼捕上岸。鼎鳌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人员介绍,这儿的甲鱼,大的有四五斤,这个时节全部要靠这种方法捕捞。当客户要货量大时,在晴好天气,陈国同一天可捕获甲鱼1000多斤。只有在冬天,甲鱼几乎不活动时,他们才会采取把水抽干的方式来捕获甲鱼。
据了解,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的甲鱼属爬行动物,虽然它能较长时间潜伏在水中,但由于是依赖肺呼吸,因此,隔一段时间依然要到水面换气,“老鳖枪”正是在这个时候来捕获它。夏季,气温高,甲鱼觅食强,活动多,出水换气就频繁;而冬季天气寒冷,自然界的甲鱼几乎处于休眠状态,就不出水了,此时,就没法用“老鳖枪”来捕获了。
陈国同告诉记者,他用“老鳖枪”捕甲鱼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那时野生甲鱼多,用“老鳖枪”的人也多。后来,随着野生甲鱼逐渐减少,操这行的人日益减少,现在几乎没有人干这行了。
使用“老鳖枪”完全靠抛杆的手感,落点不能离甲鱼远,要在1米的范围内,不管有多远,干脆利索,只有这样才能捕到甲鱼。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干这行不能空闲太长时间,否则手感就全没了。甲鱼性情凶狠,在捕捞过程中,凡是接触它的难免被咬到,这样,一般人也不敢涉足这个行当。由此,掌握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
现在,陈国同最想做的,是能把这份手艺传承下去。陈国同告诉记者,凡是愿意来学的,他都免费教。只要肯练,就能学好,对于这个手艺甲鱼养殖场是最欢迎的,毕竟,捕获甲鱼,“老鳖枪”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图一:成功起获
图二:中招甲鱼
图三:等待时机
(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