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收藏品中的“豆腐文化节”记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收藏品中的“豆腐文化节”记忆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9/11 6:46:5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定格的藏品记录特别的足迹
收藏品中的“豆腐文化节”记忆

      每年的9月15日,淮南人民都将迎来“中国豆腐文化节”。从1992年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在淮南举办以来,淮南已成功举办了十八届中国豆腐文化节。过去的豆腐文化节都是啥样的,又有哪些特别的物品?9月9日,淮南民间收藏爱好者苏正礼向记者介绍了他这20年来收藏的和豆腐文化节有关的藏品,这些标志着特定年份的藏品展示出豆腐文化节走过的足迹。

     记者看到,这些藏品的时间从1992年9月15日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举办一直到2012年9月15日第十九届中国豆腐文化节举办。藏品共有100多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节日藏品,有纪念章、现场工作证、临时工作证、节日纪念封、电话卡、纪念票、邀请函、宣传海报等;另一类是门票类,各种晚会、展览入场券等。在有关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的藏品中,记者发现一个纪念章,四四方方,有拇指大小,正面印着“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92淮南”的字样,背面则印着“豆腐有功 养育龙种”。

      从这些藏品中,记者看到,历年豆腐文化节虽各具特色,但都与豆腐和淮南的历史文化背景分不开,热闹之中显示人文品位。这些定格的藏品给人以直观的感受,成为记录中国豆腐文化节重要的史料。

      苏正礼告诉笔者,这些藏品有些是当年单位发的;有的是朋友送的,有的是自己从一些晚会、展览现场捡的,还有的是自己从旧书旧货摊购买的。“每年豆腐文化节来临,翻看这些节日藏品,既能看到淮南的发展变化,又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息。”苏正礼说,从收藏、欣赏这些节日藏品中,他能感受到独特的节日快乐。

      图:苏正礼的“豆腐文化节”藏品

(记者 廖凌云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