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330名学子的特殊团费淮南不会忘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330名学子的特殊团费淮南不会忘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7/9 7:04:3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毕业离开母校 爱心留在淮南
330名学子的特殊团费淮南不会忘

      安徽理工大学地环学院330名2013届本科毕业生离校前,把自己在校期间的生活用品及废旧书报售卖后,变现为1825元现金做了一笔特殊团费。根据这三百多名毕业生的嘱托,这笔特殊团费将用于淮南当地献爱心。钱虽不多情谊却浓,如今,这三百多名毕业生已经离开了校园,但是这份爱心嘱托却并没有随着他们的离开而消散,相反,他们的嘱托成就了一段影响深远的爱心接力。

      1825元特殊团费凝聚学子对淮南的浓浓深情

      7月7日,我市一大早就下了瓢泼大雨,上午8点,雨势稍歇,安徽理工大学地环学院的16名大学生,抓住这短暂的时机,把成箱的护眼台灯及蜂蜜等物品搬上了一辆大客车。10分钟后,大雨再起,这辆客车冒雨开上了公路,向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缓慢驶去。

     “这些护眼台灯、蜂蜜、铅笔都是用学长学姐们留下的1825元特殊团费购买的,我们今天就是去兑现诺言,帮助他们实现离校前未完成的一个心愿。”坐在大客车上,安徽理工大学地环学院的一位大学生告诉记者。记者经过追问得知,今年6月份,安徽理工大学地环学院向毕业生发出了“绿色离校、贡献社会”的倡议,在这份倡议的引导下,该院330多名本科毕业生决定把变卖废旧书报和生活用品攒下来的钱,全部上交到地环学院团委,汇聚成了一笔1825元的特殊团费。而根据毕业生们的嘱托和地环学院团委的承诺,这笔钱全部用在淮南当地的爱心捐助上。

      然而由于离校匆忙、琐事极多,这些毕业生离校前,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和机会,把这笔钱捐出去。他们离校后,这笔钱就成了地环学院全体师生的一块心病。

      爱心接力学弟学妹代毕业生完成爱心捐赠

      7月7日,安徽理工大学地环学院期末考试即将结束,为了赶在放假前,把这份爱心承诺早早兑现。该校地环学院的师生决定抓住7月7日周末时间兑现承诺,把330多名本科毕业生留下的这笔特殊团费中的大部分以换成礼物的形式捐赠到急需者的手里。

      当天上午,安徽理工大学的4名老师带着16名学生,冒着大雨,赶到了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孤堆村,把400元现金和两台护眼台灯及两盒蜂蜜分别送到两名孤儿的家中,在慰问的过程中,安理大的师生们还与这两户困难家庭结成了对子,邀请他们到大学做客。孤儿小妍接过大学生哥哥姐姐们送来的礼物后,非常激动,她告诉记者: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够做一名大学生,也能够向哥哥姐姐们一样,去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当天下午,这16名大学生和老师们一起,又来到李郢孜实验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把用1825元购买的护眼台灯及学习用品,全部送给了这里的留守儿童们。除了赠送礼物之外,安徽理工大学的师生们还与这些留守儿童一道做心理疏解小游戏,帮助他们打消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培养他们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安徽理工大学地环学院团委书记刘园园告诉记者:该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虽然已经离校,但是他们留下的爱心却在校园里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今后该院将继续坚持“毕业离开母校,爱心留在淮南”的精神,鼓励一届一届的大学生把这样的好事坚持做下去。

      图为安理大地环学院在校大学生带着2013届毕业生的嘱托,把爱心团费送到孤堆村一户孤儿的家中。

(记者 苏国义 实习生 张冉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