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小半间,头顶能望天,四世同堂住,睡觉肩挨肩”。这一直是棚户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6月22日,田家庵区人民政府发布《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决定公告》,对淮南市王郢永安大市场一期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实施征收,征收补偿协议将于7月2日起开始签约,这标志着王郢永安大市场一期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收工作即将正式启动,该片居民告别棚户为时不远。
6月29日,在国庆街道办事处一楼,领取“预选房通知单”的居民排着长长的队伍。上午9时,经王郢永安大市场一期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领导小组工作人员现场审核居民房产证、户口本及身份证等证件后,“预选房通知单”开始发放。6月30日,该改造项目开工仪式举行。7月2日起,领取“预选房通知单”的居民,将依据“预选房通知单”序号依次签约选房号。记者一行采访了该项目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及部分居民,并实地探访棚户区,了解了有关该棚户区改造的最新信息。
征收宣传以来 过程基本顺利
王郢永安大市场一期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东至永安钢材市场,西至淮舜路,南至国庆中路,北至湖滨东路,工程面积约260亩。经统计,该项目辖区内共居住424户,大多房屋属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建砖瓦结构房。居住环境脏乱、内涝严重、交通极不通畅。
《王郢永安大市场一期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于2013年4月5日在居民区进行了公告。该项目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分两组于4月12日至5月11日对辖区居民进行了意见征求。经统计,应征求意见424户,实际征求意见343户,征求率达80.9%,未征求意见81户(其中单位门面房16户,长期无人居住及暂时未找到的65户)。343户征求意见中,同意拆迁的318户,占征求意见的92.7%。根据市民意见,《王郢永安大市场一期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二稿)》于5月21日在居民区进行了公告。5月27日下午,在国庆街道办会议室召开了征迁户中大组长、楼栋长及居民代表共40人的征求意见会。会上,项目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向住户代表们详细解读了征收补偿方案二稿,并当场回答了住户代表们的提问。住户代表们都表示同意拆迁,同时对方案部分条款提出了调整意见。
6月22日,田家庵区人民政府发布《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决定公告》,正式对项目范围内房屋实施征收。6月29日,近260户居民领取了“预选房通知单”。7月2日起,正式与被征收户签约。
对于相关补偿费用,据介绍,该项目征收住宅、商业、办公等用房,按被征收房屋产权面积5元/㎡的标准支付搬迁补助费;从签约后腾空房屋并交付钥匙之日起,按被征收住宅合法产权面积给予被征收人每月10元/㎡临时安置费;非住宅临时安置,按被征收房屋合法产权面积每月30元/㎡向被征收人支付临时安置补偿。安置房交付时,按原标准给予被征收人另增发4个月临时安置费。
居住环境脏乱 为儿求房心切
6月29日上午9时,在国庆街道办事处一楼领取“预选房通知单”现场,记者采访了排在第一位取号的市民周俊。“昨天下午4点半,我就开始和老公轮流换班排队了。”周俊激动地说,因为领取的“预选房通知单”序号为一,所以她可以享有“第一名”选房号的权利。
据周俊介绍,她住在国庆街道庆东村药厂家属楼,今年56岁的她和老公顾先生都是退休工人,一个儿子今年29岁,未成家。一家三口居住在58平方米的旧楼房内已经多年。问及药厂家属楼居住环境,周俊怨声载道:“一下雨就涨水,下不了楼。前几天下大雨,小区巷道上的水没过膝盖,下水道不太通畅,污水排放困难!而且,我家住在顶楼,屋内经常漏水、掉墙皮,甚至水泥也会脱落!柜子里放的被子、棉衣等都经常长霉。”
此次棚户区改造,给周俊全家带来了极大的安慰,“终于可以住新房了!”不过周俊也坦言,自己亟待成婚的儿子才是他们最操心的问题,而现在有了房子就有了保障。选新房的标准,夫妇俩表示,期望是在90平方米以上、两室两厅的房子,楼层最好在20楼以上。夫妇俩还对棚户区改造项目领导小组排队取号选房的方式进行了评价:“你看,今天这种采用现场核对居民信息取号的方法就很好,真正的公平。政府对老百姓的关心爱护,我们非常感激!”
亲情遇上时机 重新选房续邻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一位正在排队领取“预选房通知单”的曹全会先生。曹先生是安庆人,今年38岁。1996年来淮南打工,2002年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并结婚,成为淮南女婿。2008年夫妻俩买了庆东村面积为63平方米的二手房,现有一儿一女都在上小学,妻子没有工作,曹全会靠做装修养家糊口。对于现在的居住环境,曹全会直言:“卫生差,没有物业,车库都没有,每次下班回家,都要把电瓶车放到家住新淮村的岳父家,很不方便!”
“我们赶上好时机了!”站在曹全会身边的一位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原来她是曹全会的姐姐曹振莲,“家里兄弟姐妹多,但就这一个弟弟,又远离家乡,为了照顾他,两年前我买了弟弟庆东村对门的那套房子。尽管平时在南京工作,但是每次回来我都能和弟弟、弟媳在一起,非常开心!弟弟家里经济负担重,我能帮就一定要帮一把。”曹振莲说,自己买房不到两年,居然就赶上棚户区改造的好时机,真是幸运。姐弟俩还告诉记者,今天领取了“预选房通知单”序号,再过几天选新房时,他们还是希望能选门对门的房号。如果不能选上门对门的房,也一定要住在同一栋楼里。记者闻此,倍感温馨。
穿针引线宣传 社区工作不易
“棚户区改造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金豪社居委主任陈惠娟对记者说,2013年3月28日开始对该改造地区进行摸底登记以来,金豪社区的工作人员就忙碌起来。
征收补偿办法、搬迁费、临时安置费等,这些都是陈惠娟和其他改造项目领导小组成员重点宣传的问题,不管居民来办公室问多少次,也不管居民有多少疑虑,陈惠娟都会不厌其烦地为他们一一解答。辖区内所有居民,陈惠娟和其他改造项目领导小组成员都做到了挨家挨户、上门宣传。
住在药厂家属楼的辛国庆,父亲中风在家。由于临时安置多有不便,刚开始他对棚户区改造有抵触情绪。一趟不行两趟,陈惠娟共往他家跑了六次,并告诉他搬迁时社区将竭力相助,如有针对特殊人群的搬迁照顾,也一定给他争取,辛国庆终于理解并欣然同意征收方案。“为了能够让改造项目尽快完成,让居民们早早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累一点没关系!”采访结束时,陈惠娟说。
图一:工作人员审核居民相关证件
图二:居民用抽水机向室外排水
图三:棚户区改造后的效果图
(记者 张昌涛 通讯员 王晟 实习生 李 婷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