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放映十六载 禁毒路上“急先锋”
电影放映员李百顺当选省第二届“江淮禁毒公益先锋”
十八年前,他痴迷于走村串乡放映公益电影;两年后,一次所见所闻,让他开始醉心于禁毒事业,自费购买禁毒影片,并在每一次为群众放电影时都要播放一部。这一坚持,便是十六年,播放的禁毒影片达3000余场次,受教育的学生、居民、干部职工多达150万人次。他,就是李百顺。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禁毒委在全省范围内举办第二届“江淮禁毒公益先锋”评选表彰活动,经半个月的群众投票,李百顺顺利当选。6月25日,颁奖仪式在合肥举办,李百顺获得表彰。
一次经历,他决定播放禁毒电影
今年59岁的李百顺憨厚朴实,以前是淮南矿业集团工会的一名职工,多年从事电影放映工作。1995年病退后,不甘赋闲的他自费购买了电影机,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走村串乡,为群众们免费播放各类题材的电影。
1997年,李百顺的一个女远房亲戚到南方“下海”经商,在他人诱惑下走上了吸毒、贩毒的不归路。看到这一切,李百顺开始关注毒品对人的危害,立志投身禁毒义务宣传工作。
一次在郑州的电影影片订购会上,推出了一部禁毒题材影片——《纸飞机》,虽然经济上很不宽裕,李百顺还是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了片子,开始在农村、社区免费为市民放映,走上了义务宣传毒品危害的道路。
此后,李百顺又陆续自费购买了禁毒影片《毒品——致命的诱惑》、《死亡之吻》、《缉毒刑警》等。他还根据不同时期的宣传需要,制作了一批禁毒宣传标语、图片等幻灯片或宣传横幅,在电影放映之前向市民、学生进行宣传、讲解。
电影为媒,禁毒义务宣传深受群众喜爱
2003年,淮南市公安局成立了禁毒专业队伍,李百顺主动联系市、县区禁毒部门,要求当一名禁毒志愿者,有组织地多开展一些禁毒宣传活动。夏日里,他的放映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除了阴天下雨,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农村的场院、学校的操场上,每次放电影都要放映一部禁毒题材的片子,加强了禁毒宣传,深受市民欢迎。
与此同时,李百顺还热心开展对劳教在押人员的禁毒法制宣传。他每年一次到淮南市劳教所,集中所内在押人员,组织开展以防范毒品为主题的禁毒预防教育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毒品知识和危害及防范新型毒品侵害的基本常识。
爱与责任,积极开展禁毒影片进校园活动
为开展好中小学生的禁毒宣传教育,李百顺不辞辛苦,从农村到城市,几乎跑遍了全市600多所中小学校。只要李百顺的身影出现在聋哑学校、孤儿院,孩子们就像过节一样,提前打扫教室、摆好板凳、倒好茶水,并在黑板上写下“电影李爷爷,我们爱戴你”的字样,等着李百顺到来。
通过李百顺的宣传、引导,淮南聋哑学校、田家庵区泉山中学、金岭中学、潘集区一小、四小学校的校长、老师一致要求请李百顺当学校的法制课外辅导员,李百顺欣然接受了。他常说,这个法制辅导员他一定要当好,这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责任。
持之以恒,他当选“江淮禁毒公益先锋”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禁毒委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二届“江淮禁毒公益先锋”评选活动。5月21日至6月3日,省禁毒办在网上公布各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及简要事迹材料,接受广大群众的网络投票,活动期间,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参与投票群众达400余万人次。最终,李百顺成为10名“江淮禁毒公益先锋”之一。6月25日,他在合肥接受了表彰。
面对荣誉,李百顺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称自己还将继续播放禁毒电影,他说:“毒品不绝,我放禁毒电影不止。借助电影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毒品的危害,这是我的心愿。”
图为:第二届“江淮禁毒公益先锋”全家福(后排右三为李百顺)
(记者 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