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和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了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准确、高度凝练地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完全可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述语。这个表述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而凝练。
这真是一串很美好的关键词,每个词都说到了我们心里。这次十八大报告对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虽然只有24个字,12个观念,却字字千金,掷地有声。是“时代所需,社会所盼,人民所想。”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是解放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产物。这些关键词,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又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既有精神层面的指导意义,又有落实在行动上的可行性,为我们培养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了很好的方向。
我们深感价值观建设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价值观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思想深度和思考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一个国家如何发展皆源于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不仅为大国发展助力,让社会凝聚成一个能集体行为的共同体;更为大国发展铸魂,为国家和民族提供精神力量。
一个民族,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催人奋进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一言以蔽之,没有形成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寻求核心价值观的背后,体现的是文化自觉,是一个经济崛起后的国家在文化上的追求。抓住了核心价值,就抓住了社会主义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关键。只有核心价值观才能凝聚民族的精气神。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根系。“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是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具体注释,“三个倡导”,为了在制度,理念上给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稳定的培育,这种机制,能够让我们从道德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起来一种稳定的文化自觉,自信,自强,让所有中国人能够从自己的传统文化里面得到一种力量,找到自己的根系,找到自己的信仰。这一切凝聚起来的核心价值体系,才是真正与民生,与社会,与发展,与世界相关联的,唯有如此,国民素质才能整体提升,一切发展才可能有所保证,才能建设一个更加文明的中国。 (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