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土地流转力促我市农业走向“六化”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土地流转力促我市农业走向“六化”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12/11 0:24:5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产品特色化、农业机械化、种植高效化、增收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等“六化”的齐头并进,加快了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达35.13万亩,比去年增长9.93万亩,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面积的24.74%,比去年增长7.2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土地流转促进了我市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市稻麦千亩以上高产示范片有95个,整建制推进示范乡镇1个,规模化养殖场468家,农业适度规模化比重达到30%以上。土地流转带动了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潘集区的酥瓜种植、大通区的奶牛养殖、毛集实验区的苗木种植、谢家集区的水产养殖,全市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特色的专业村129个,其中,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镇1个、专业示范村13个。很多现代化农业机械通过规模流转土地被引进,2012年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419台、联合收割机612台、插秧机352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4.8%,在全省领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规模流转土地,通过统一应用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凤台县杨村乡店集村5000亩土地,通过托管,2012年平均亩产稻麦合计1050公斤,比未托管的平均每亩增产200公斤,亩节本增收600元。上窑镇红光村葡萄种植户流转的土地,亩均纯收益达1.1万元,比普通农田提高了3-5倍。土地流转后,农民可以外出打工或在土地承转企业工作,能收取土地租金和享受国家种粮补贴,据统计,在土地承转企业工作的农民,年人均收入1.5万元。土地流转提高了农民工资性收入,拉动我市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个百分点。土地流转还促进了我市农村土地托管、规模养殖场疫病防治、农产品运输、农产品销售等现代农业服务快速发展,目前全市现代农业服务组织已发展到1700多家。

(记者 苏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