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审计部门把审计整改落实作为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重要举措,着力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有效根治了审计决定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应付、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等顽症,审计决定落实率、审计建议采纳率连续三年达95%以上。
一是着力完善审计整改制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2008年,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意见的通知》,2011年再次转发淮南市审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和审计结果利用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建立由市长牵头,审计、纪检监察、组织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完善了审计整改报告制度、跟踪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利用机制,对各级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审计机关进一步加强审计结果利用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将审计整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为审计整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规制度保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着力健全部门联动机制。针对审计整改涉及面广的特点,市审计局先后与纪检、监察、检察、反贪、税务、公安、财政、国资、环保等部门建立了协作配合机制,谋求联动效应,从源头上推进审计整改,形成了特点鲜明的审计整改资源整合网络,实现了由审计部门“单打独斗”到多部门全面参与、联手落实审计整改的转变。市审计局还结合具体审计项目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对领导批示的重要事项以及屡审屡犯、整改不到位的被审计单位进行重点督查,有力督促了审计建议采纳落实。三是着力执行督查考核机制。为确保审计整改效果、促进审计结论落实,该局对审计结论落实事项实施严格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一方面,在每份审计报告都明确规定审计整改的日期和内容,在每个审计项目中都跟踪核实上次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和审计结论落实情况,发现被审计单位拒不执行审计决定、弄虚作假、屡改屡犯的,进行严肃处理。另一方面,把审计整改情况作为开展审计质量检查、组织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100%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100%落实整改意见,并将审计整改和结论落实情况纳入业务科室年度目标考核。通过年度目标考核对审计整改和结论落实工作的激励引导作用,调动了业务科室抓整改、促落实的积极性。四是着力加强审计成果转化。狠抓审计成果的深度开发利用,全面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及时提炼、报送有价值的审计情况和信息,针对体制机制制度层面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截至今年9月份,该局有131篇(次)审计报告、信息被批示采用,其中省委、省政府采用信息8篇(次);300条审计建议被采纳,促成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3项,审计的建设性、防护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记者 祁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