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便民服务窗口是这样擦亮的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便民服务窗口是这样擦亮的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12/11 0:18:3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窗式”服务,在市城乡建设委倾力推进下闪亮出彩——
便民服务窗口是这样擦亮的

      有一个窗口,正流淌暖意!有一种服务,叫如沐春风!在淮南市政务服务中心城乡建设委窗口,汇聚了温馨般的服务。

      新形象,新平台,新机制。2009年8月以来,市城乡建设委窗口累计16次被评为月度优秀窗口,3次年度优秀窗口;38人次被评为月度先进个人,5人被评为城乡建设委系统先进个人;行政审批科获得市直机关工委“共产党员示范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创三优”活动优质服务窗口、“安徽省文明窗口”等荣誉称号;城乡建设委连续两年被市政府表彰为“两集中、两到位”先进单位。

      暖风涌动的便民服务窗口,是怎样擦亮的?

     “窗口”新形象:塑造服务之优

      新的窗口,迎着东风在2009年开启。

     “一窗式”服务,催生新的调整:市城乡建设委选派7名业务骨干组建行政审批服务科,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党组织关系均转入政务中心党总支;任命审批科长常驻窗口办公,审批服务人员保持稳定。

     “一窗式”服务,催生新的变革:行政审批服务项目,全部纳入政务中心行政审批科,在窗口受理、审批、办结,并且由两年前的33项增加到现在的47项,其中行政许可34项、非行政许可4项、服务项目9项;充分授权审批科长,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

     “一窗式”服务,催生新的完善:制作了相关审批项目样本,统一配备办公设备、统一着装,进一步完善了标准化窗口建设。

      “窗口”新平台:推进效率之高

      到窗口办事的人,普遍特别关心的一点:审批能否更快捷?

      “能简则简,能并则并。”对现有行政许可项目,市城乡建设委进行多次全面清理。

      47项审批服务项目,统统来了一次行政流程再造和制度完善,合并内容相近、重复审查的环节。这样一来,单个审批项目较再造前普遍减少一两个环节,除受理和送达告知环节外,中间审批环节也压缩为一两个。

      高效率,普遍开花。所有审批项目的总环节数,由再造前的202个减少为135个,审批效率提升33%。

      新的平台,展示了一种簇新的变化:截至9月底,共受理行政审批服务项目11564件,办结11564件,无一超时办理现象。

      “窗口”新机制:兴起创新之热

       联审联办服务、上门直接服务、跟踪“保姆”式服务、假日预约服务、全程代办服务……创新之风,溢满窗口。

      ——变串联为并联,为重点项目和企业实施联审服务,着力提高审批效率,这里先后为国家煤化工质检中心、朝阳东路蒸汽热力管网工程、志高动漫城、日芯光伏一期工程、安徽建工第四公司等10余个重点项目并联审批,促进了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变“坐堂”为“出诊”,为企业群众提供上门预约服务。市城建委窗口考虑到中化三建公司在外施工人员多的特殊情况,想企业之所想,创新服务方式。去年11月16日下午,窗口行政审批科长和窗口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该公司进行相关人员的证照审核工作,共审核在淮的133名人员的安全证、职称证和注册建筑师证288个;对于公司在外施工的600多名三类人员,窗口也创新工作方式,采取企业出具承诺书和上传电子档证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审核,极大地减少了企业送检的工作量。此次窗口上门送服务的举措,受到了该公司负责同志的好评。

      ——变被动为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无偿全程代办服务。

      审批再提速,服务再提质,环境再优化,这些诠释了“窗口”越擦越亮的根本原因!

(记者 胡金陵)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