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潘区打响美好乡村建设开局战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潘区打响美好乡村建设开局战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11/14 1:11:5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潘集区紧紧围绕“美”、“好”二字作文章,外树美好乡村“美丽”形象,内增美好乡村内在“活力”,按照“淮南率先,皖北领先、安徽一流”的目标,内外兼修,超前谋划,一场以“建设美好乡村、共创幸福潘集”为主题的战役已经打响。

      ——高品位规划、彰显布局美。潘集区按照“规划先行,梯度推进”的原则,把“不规划、不建设”作为建设美好乡村硬性规定,抢先联系安排了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省内实力一流的设计单位编制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规划。高标准编制的《潘集区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将采煤沉陷区治理与美好乡村建设、土地复垦整理、沉陷区地质环境恢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交通、旅游等结合起来。目前,已完成3个重点中心村规划编制,4个精品村规划基本完成。

      ——高标准建设、彰显环境美。按照标准化小区模式,建设搬迁安置新村,把城镇基础公共设施和搬迁新村延伸,逐步实现搬迁群众居住集中化、规模化、社区化。选择适合区情,切实可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公共服务配套标准,使每一条道路,每一处建筑都能成为百年工程、示范工程。以创建“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星级示范村为抓手,深入开展美好乡村环境美化工程,开展“五整治三建设一建立”活动,整治“四乱”、整治垃圾、整治污水、整治村庄水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村口景观、建设绿化美观、建设文化景观,扩大农村环境建设设施覆盖面,提升环卫设施水平,建立长效机制。

      ——高姿态启动、彰显活力美。区政府高度重视,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列入2013年区政府对各乡镇和区直各部门目标考核,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和村干部绩效考核,激励干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勇于作为。建立了区领导、区直部门、驻潘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驻村指导员“五位一体”帮扶共建制度,帮扶共建形成合力,使美好乡村建设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品牌工程。制定了《美好乡村宣传工作方案》,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推出“建设美好乡村,共创幸福潘集”专栏、“建设美好乡村——乡镇党委书记访谈”节目、“走进美好乡村”专栏等,营造建设美好乡村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在17个美好乡村中心村成立了以老党员、老老师、老干部、致富能手等热心村庄公益事业为成员的美好乡村村民理事会,参与本村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评审、建设方案制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协调解决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的各项事宜,使美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记者 柏 松 通讯员 时 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