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紧扣需求 服务发展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紧扣需求 服务发展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11/12 1:16:1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综述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和部署,适应“经济社会开放发展、培训对象自身成长、培训方式改革创新、培训工作健康开展”的需求,拓宽渠道,创新内容,改革方式,完善机制,扎实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政治保证和智力支持。

      适应经济社会开放发展的需求,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外向度

      积极适应抢抓机遇、奋力崛起的需要,充分发挥干部教育为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精心设计各种培训,把培训触角延伸到发达国家和地区。一是开展境外培训。根据我市推进“一主两翼”、构建“两型城市”的战略需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的领导干部为目标,市委、市政府把境外培训作为重要举措来抓。在连续举办三期境外培训班的基础上,2011年组织了15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赴美国参加了为期18天的“循环经济发展与资源型城市建设”专题培训。2012年,又组织14名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同志赴德国开展“循环经济发展与资源型城市建设”专题培训。二是进行高校培训。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加强与高校办学的力度,先后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林科院等国内近20所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了培训合作。2008年以来,共选送3000余人次到高校学习。三是开发利用先进地区培训资源。先后与无锡市委党校、上饶市委党校、长沙市委党校、青岛市委党校、嘉兴市委党校、杭州市委党校、湘潭市委党校等地建立了合作关系,选派了1500余名县处级干部和中青年干部进行培训。

      适应培训对象自身成长的需求,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近年来,遵循培训对象的成长规律,我市以实施党政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成长工程、高层次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抓手,科学、合理地开展各项培训。一是实施党政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在市委党校开办了县处级干部、中青年干部、市直科级干部、宣传系统干部、街道社区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等培训班次,扩大党政干部培训覆盖面。二是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成长工程。近年来,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及选派企业领导人参加银河培训工程、名师大讲堂、上市培育和商业模式创新论坛等多种形式,先后培训企业管理人员2000余人次。三是实施高层次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面实施了“舜耕英才”培养工程,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行业、专业和学科领域,遴选120名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他们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及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培训进修。

      适应培训方式改革创新的需求,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我市重点采取“开设论坛学、设计专题学、抓好理论学、开展自主学、送训促进学”五种手段,搭建富有特色的培训平台,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培训各级各类干部。一是开办“舜耕大讲堂”引导学。着眼于最前沿的知识和最新成果,整合各方资源,开办“舜耕大讲堂”,邀请专家授课,打造精品培训项目。2008年以来,先后邀请了魏杰、张召忠、沈坤荣、彭向刚等专家学者来淮作专题报告30余次,累计受众人数达12000余人次,大规模地“请进”和大面积地“引知引智”,使我市各级干部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二是开展“送训进基层”活动促进学。为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市委市政府的精神以及科学知识送到基层,我市成立了“送训团”,开展了送“理论与政策、法规与业务、文化与技能”进基层活动,采取联办短期培训班、开办讲坛讲座、面对面研讨座谈等多种形式,送训到县区、乡镇村组、街道社区、企业生产一线。三是开展在线学习自主学。按照省委组织部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干部在线学习工作。目前,我市干部在线学习参学范围已扩大到全市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市直机关直属事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参学总人数为5952人。四是设计专题模块带动学。近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干部教育为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精心设计各种培训项目。市委组织部先后与市经信委、市工商联、市金融办等单位合作,组织实施了“新增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研讨班、“金融知识与金融人才”专题培训班等40多个专题培训项目。五是抓好理论学习督促学。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委宣传部,出台《淮南市县以上单位党委(党组)中心组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县级以上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检查考核制度的意见》,认真落实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每年年底前,组织对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对先进学习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适应培训工作健康开展的需求,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规范化

      针对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健康开展的需要,我市对出台的一系列干部教育培训文件进行了整理和修订,重点完善了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考核、约束和管理机制,加强了教学改革。一是完善干部培训激励机制。市财政每年列出专项预算用于资助公务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兑现《公务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资助办法》中规定的资助项目,近年来,共有26名同志获得近30万元资助,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建立干部培训考核和约束机制。制定下发了《淮南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和《淮南市干部学习培训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等配套制度,初步建立了以学分制管理为核心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学分考核结果与干部年度考核、干部提拔使用相结合。三是完善干部培训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干教领导小组职责,实行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培训工作模式。完善了调训计划申报审批制度,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联络员制度,解决干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加强教学改革。坚持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在市委党校推行“四级备课、两级试讲”制度、精品课开发打造制度、教学管理总结评估机制、末位专题淘汰制度。大力推进课堂研讨式、案例式、情境式、体验式等研究式教学方法,创新开展“课前精彩五分钟”活动。

(淮组言 记者 李东华 )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