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强化政务公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近日,市工商局接群众举报,个别超市销售的大宝SOD蜜质量与正品有差异,且价格极为低廉,存在涉嫌假冒的情况。涉嫌销售假冒大宝SOD蜜的是我市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在凤台、毛集、田家庵等地区共设有6个门店,该超市销售的大宝SOD蜜价格为每瓶5.9元,远低于市场销售价,甚至低于每瓶6.85元的出厂价。工商执法人员成立了6个行动小组,分头对该连锁超市的6个门店进行统一行动,当场查获涉嫌假冒的大宝SOD蜜1173瓶,并将查处结果公诸于众。
这是今年以来,淮南市工商局以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方便群众办事为宗旨,提升政务公开水平,着力打造“阳光工商”,服务淮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强化政务公开时,该局将办事流程多手段公开,当好“阳光审批员”,从为民便民入手,以利民为核心,将办事流程多手段公开。专门绘制了近20幅工商业务流程图、编制了千余条行政职权目录,通过该局门户网站、市政府政务公开网站向社会公开。在政务中心工商窗口、各分局及工商所办事大厅的显著位置设置公示板,公示工作人员岗位及职责分工,让各项工商业务哪里办、找谁办、如何办一目了然。1至10月份,市工商局新设立各类企业1663户、个体工商户7601户,按时办结率均达到100%。
办案依据多角度公开,当好“阳光执法员”,淮南市工商局秉承阳光执法的理念,对社会公开法律法规,将政务公开与食品安全相结合,市工商局在全省率先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宣传教育活动,编制《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手册》漫画读本,执法人员坚持定期走访企业,今年以来全系统共走访企业1100余户,解决企业实际困难300余件;公开机构设置,将执法人员信息予以公示;实行案件线索管理、立案查案、审核定案、处罚执行“四分离”和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网上录入制度,向社会公开。1至10月份,全市工商系统共办理各类经济违法案件730起,所办案件的按期结案率为100%。
近日,谢家集区工商分局接到举报,称发现有大量假冒贵州茅台酒。执法人员根据线索在当事人位于谢家集区小井北村场所内发现多达220瓶53度飞天贵州茅台酒。经鉴定220瓶均为假冒商品,货值金额高达435600元,遂将此案按法律程序正式移交于谢家集区公安分局。整个案件办理过程中,分局执法人员加班加点,仅用7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权内的相关工作。
服务举措多渠道公开,当好“阳光服务员”,企业注册局作为市工商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单位,大力推进“一窗式”服务工作,开辟了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和助创业带就业等“绿色通道”,对办事企业实行资料齐全马上办,资料不全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特别项目跟踪办,重大项目领导亲自办的“五办”服务;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进行摸底,协助企业填写申报表格,准备申请材料。同时,工商工作人员还积极协助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商标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今年1至10月份,全市新增注册商标196件,注册商标总量达到1846件,其中省著名商标55件,市知名商标130件。
今年年初,消费者王某在某农机销售点购买了一台农用拖拉机,价格为4200元,在一次行驶过程中该拖拉机前轮突然脱落,导致司机王某和车上另一乘坐人员从车上摔下受伤,并住院治疗。此后,王某来到凤台县消协投诉,经消协人员调查核实后,对双方进行了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协议,由该农机销售点免费为消费者更换一台新拖拉机并赔偿相关费用。
据市工商局负责同志介绍,今年1至10月份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中心共受理申诉292件,咨询544件,举报19件,全部及时办结,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市消协共受理投诉536件,成功调解522件,帮助消费者挽回了近60万元经济损失。全市工商系统还定期开展流通领域商品和食品抽检,同时,继续深入开展以消费维权进社区、进企业、进超市、进学校、进农村的“五进”活动,通过设置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联络站以及消费者协会分会,将消费维权的各项工作举措延伸到基层、落实到基层,进一步拓宽了消费维权渠道,加强了消费维权工作,切实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