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五彩淮南的绿色风采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五彩淮南的绿色风采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10/26 1:01:0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纪实之二

      全民动员,全民参与。

      伴随着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号角的吹响,一场以植树造林为主线,以发展现代林业为目标的创模攻坚战在我市全面打响。
步入上窑山,映入眼帘的是满目青翠,感受到的是激情豪迈。

      青山作证, 一批离退休的新四军老战士在这里向荒山宣战,栉风沐雨,历经十几个春秋,在这里建成了我省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新四军纪念林景区。

      前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全市迅速掀起了植树造林、建设绿色家园的热潮,自发兴建的人大代表林、政协林、公仆林、共青林、巾帼林、学子林、记者林等义务植树基地在新四军纪念林景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铺开。一座座寸草不生的石质山披上了绿装,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到了95%以上,昔日的荒山成了生态山、风景山、旅游山。同时,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纷纷主动捐款参与植树造林,仅新四军纪念林景区社会各界捐款就达2600多万元。

      绿海为凭,号称十八勇士的退伍军人,主动放弃政府安置,在茨淮新河畔垦荒造林,创建了“八一林牧场”,营造万亩人工林,受到全国表彰,昔日的荒原成了绿色的海洋,天然的氧吧。

      大地欢歌,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我市对石质山进行了造林绿化,3000亩的谢家集车路山、打石山,各500亩的上窑镇老鸹山,八公山区的山王镇,凤台林场植树造林任务全面完成,多年不见林木的石质山又重新披上了绿色的新装。

      走进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仿佛置身南国的植物园。跨进淮南矿业集团总部,安徽理工大学,鸟语花香,绿树掩红墙。进入洞山宾馆,山水居小区,蓝天碧水,芳草花似锦。

      林满青山,绿染淮南,见缝插绿,破墙透绿,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特色绿化,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大潮中,我市涌现出了一大批绿化先进典型,目前,我市“花园式单位”已多达125个,分别有3家、40家和125家单位获得了国家、省和市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凤台一中院内的银杏树自三国绵延至今,老枝盘曲,历尽千年,枯木逢春,老树倍感春风暖。为树让路传佳话,淮南城区在修路中200棵老榆树挡住道路,不仅未遭砍伐,通过重新规划,硬是在道路中央留出了长500米,宽8米的大型绿岛加以保护,如今,绿岛不仅是一条迷人的绿色风景线,也成为全市人民植绿、爱绿的历史见证。

      古树名木在淮南被视为珍宝,我市制定了《淮南市古树名木管理保护办法》,对全市164株古树名木进行拍照、建档、挂牌保护。

      五彩淮南绿为先,领导率先垂范,市民踊跃造绿,在淮南,市领导都有义务植树基地。我市还采取多部门自建、共建和缴纳义务植树费等措施开展营造纪念林活动,实行全社会集资办林,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义务植树的形式,其中,采取义务植树的方式实施植被恢复在全省首创,全民义务植树在思想观念、绿化功能、营林技术、发展模式及建设规模上都有了创新和突破,在全省居于前列。据不完全统计,自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来,我市参加义务植树已达4100万人次,植树6000多万株,尽责率达94.9%,建卡率达98.5%。

(记者 苏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